流感,又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秋冬季节是流感流行和高发的时期。按其病原体不同,流感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较多见,通常由打喷嚏或咳嗽的飞沫传播。
1.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病毒通常为间接性和直接性传播。
直接传播: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流感患者或者流感病毒携带者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喷出的飞沫,携带有大量流感病毒。如果一个健康的人与他们面对面或者离得比较近,比如在1米之内甚至2米之内,就很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间接传播:如果接触了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比如桌面、门把手,再用手去接触自己的眼睛、鼻黏膜,也会造成感染,这是所谓的间接接触传播。
2.普通感冒与流感症状的区别
单纯的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预后良好。少数病情可在数小时内恶化,严重威胁婴幼儿、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者的生命安全。同时,由于患流感期间人们的抵抗力下降,其它致病菌的感染机会大为增加,易并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如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病情会加重,若引起流感病毒肺炎或继发细菌性肺炎,病情更重、预后更差。如果出现高热(体温大于38℃)、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可能是流感,如果还合并了胸闷、喘气、呼吸困难、频繁咳嗽可能是肺炎。
出现以上这两种情况均应尽早到就近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
3.如何有效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接种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感染,不能预防像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些类似症状的普通感冒,也不能预防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用流动水勤洗手。
2.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3.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鲜空气。
6.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必须去时,应佩戴口罩。
7. 出现发热、感觉不适或其他流感症状时,尽早进行自我隔离。尤其是幼托儿童、学生患病后应居家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