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我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校的办学愿景:让每一 个学生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享受山区教育工作的 幸福,让每一户家庭享受家校共育的和谐。育人目标:让红色文 化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学校毕业 走出的孩子,会讲任常伦的英雄故事,会唱《战斗英雄任常伦》, 会朗诵红色诗词,会讲述更多的红色英雄人物的事迹,他们身上 浸润着红色文化的印记,爱国的种子已经在孩子的心田生根、发 芽。崇尚知识,崇尚情感,崇尚奉献,为教师创造适合他的舞台; 逐步丰富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二、现状分析
(一)学校概况
1. 我样地处龙口最南端,生源来自17个村的农家子弟。
学校占地面积16132.5平方米,8个教学班。近年来,学校依 法治教,2011年五年级一班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常伦班”。
2.学校有一支素质较好的队伍。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勇于 创新、求真务实,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广大教师有较强的集体 荣誉感,有着为学校的发展努力奋进的精神。教师中具有一级 教师职称6人,基层高级教师1人,学历达标率100%,有市 级骨干教师6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
3.学校有着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传统。近年来,本着普 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增强了教 师教科研的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研究与实践能力。
(二)制约因素
1. 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 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落差使新课程难以达成较高的目标。
2. 学校的组织管理还是以传统的刚性静态管理为主,管理 的思想行为层面整体转化不大。需要进一步建立一种民主、创 新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 师的积极性。
3.学校的硬件建设由于财力有限,与兄弟学校相比还有较 大差距。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形成一定的格局。学校教育网络尚 未形成。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校未来一年的发展,将努力构建爱心红色和谐校园,以 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享受山区教 育工作的幸福,让每一户家庭享受家校共育的和谐为办学理念。 以让红色文化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为办学目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最近限度地发挥我校的优势。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质量,完善硬件 建设,增强校园文化底蕴,把学校办成设施合理,管理高效, 师资优良,文明和谐,特色鲜明,家长、学生满意的现代化学 校。
(二)办学目标
学校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深度挖掘本土英雄人物一一任 常伦,形成了 “一特色四类别”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一 特色”指红色文化课程校本化特色活动;“四类别”指“科技 活动创作类” “志愿服务类” “劳动教育类” “德育实践类” 这四类校本课程。
(三)管理目标
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制定要精细化,做 到逢事有人管;规范化,坚持党政方针,体现校园和谐;全员化, 每个师生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操作化,做不到的事不要 写进去。各项制度的执行要民主化,公开化,及时公布执行结 果,作为以后教师晋升晋级、评先评优以及绩效考核的主要依 据。
(四)育人目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学会探究,不同年龄段有所侧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狠抓养 成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培养文明守纪,健康向上的校风,注 重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特长”的 人才。
(五)办学理念
学校本着让学生快乐、让教师幸福、让家庭和谐的办学理念, 采取严要求、重情感、讲实际、求创新的办学策略,坚持立德树 人,求实创新的工作思路,构建高效和谐的工作机制。以战斗英 雄任常伦作为主要学习楷模,学英雄、唱英雄,深入挖掘常伦精 神,形成了“红色文化课程”序列化体系,将红色文化内化为小 学生自身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把传统红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 义教育作为学生人生发展的核心要素来培养,取得较好的育人效 果。
四、主要措施
(一) 学校管理
1.充分发挥教师代表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完善 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各个团队等群体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 理中的积极作用。
2.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行政班子,分 级落实,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的方针,建设“团结、 进取、创新、奉献”的优良校风,形成田家小学的办学特色。
3.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度执行要 公正、公平、公开,切实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
4.加强团结协作,注重精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采用对实 施过程与结果考核并重的做法,做到职责明确,政令畅通,实 现学校工作的良性循环。
(二) 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和、学、树、管”的干部管理思路。 和:加强干部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团结,建立和谐的人际 关系,坚信“人和事定成”。
学:学习经贯彻“科学发展观”学好政治理论,领导策略, 科研理论及业务知识。
树:不断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的意识 甘当人民公仆,树立良好形象。
管:加强对干部队伍的培养,坚持民主评议干部,发主评 议党员制度,促进干部素质的提高。
(三) 教师队伍建设
1.以十六字方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人和为贵,奉献为先, 素质为本,服务为荣”。
2.师德教育,以“五有”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即有先进 的思想,高尚的人格,科学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强烈的爱心。
3.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鼓励支持教师参加业余进修,完善 青年教师拜师结对制度,促其早日成为教学骨干。深入开展教 学研讨活动,努力形成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强化校本教研力 度。
4.创造各种条件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争取新 培养县级科学带头人2名以上。
(四) 德育工作
1.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初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 求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 格局。
2.开展校级“每月一星”,班级“每周一星”活动,完善 评星制度,实行流动红旗制度,突出先进集体和优秀学生典型, 促进潜能生转变。
3.进一步完善学生素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考评激 励制度。
4.加强对红领巾执勤岗的引导,培养大批负责的“小小管 理者”,逐步树立“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思想意识, 培训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鼓励学生挖掘胶东英雄的事迹, 认真学习他们的精神,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爱国、爱校、 爱家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行为,培养出一大批“学 习有动力,动手有能力,竞争有实力”的红色少年。
(五)教学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努力 提高教学管理实效,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完成各项教育教学目标。
2.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学生课 堂主体,教师主导的思想,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的习惯与能力,优化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3.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教师要充分用好“四 本”备课本,听课本,业务学习本和作业批改记录本。
4.加强第二课堂辅导,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重视特长培 养,逐渐形成“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5.教育质量
① 各年级巩固率保持在100%。
② 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争取在“质”与“量”上有较大突 破。
③ 在校生体质达标率在95%以上。
(六)新课改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聚精会神抓教学, 放开手脚抓质量,坚定不移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指导, 以转变课堂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导向,以 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课堂创新。
五、安全维稳工作
1.完善门卫管理制度,学生出入证管理制度,护校队工作 制度,强化安全意识,全面实行封闭式管理。
2.定期进行校舍安全排查与不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 时整改。
3.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遇险自救知识培训,广泛利用班会、 墙板、宣传栏进行教育,定期请校外法制副校长到学校上课。
4.完善防汛、防水、防地震等紧急情况处置预案,并严格 按预案执行。
六、总务后勤
1.建设好后勤工作队伍,强化后勤部门制度,建设完善岗
位责任制度和职工考核制度。
2.完善财务管理和校产管理制度,管理好资金,做好设备 的添置工作。
七、分阶段规划目标
(一)近期目标
1.2020— 2021学年发展规划
(1)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实践、 勇于开拓创新,开阔眼界,提高工作层次和管理水平,努力建成一 支团结民主、勇于创新、业务精湛、沟通顺畅、治校有方的学校 管理团队。
(2) 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积极探索对教 职工进行科学评价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我校特有的评价模式。
(3) 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 做好骨干教师的送培工作。
(4) 有针对性的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使每一个教师 都能较熟练的使用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争取完成校园网建设。
(5) 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德育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
班主任沟通的平台,提高工作的效益。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的培养。向全校师生征集学校的校训、校歌,使其更贴近我校的 实际,增加认同感,以此为依托形成我校良好的校风、学风。开展 丰富多彩、积极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
(6) 建立健全的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评价的规章制度;分工明 确,责任落实,强化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学常规的检 查,切实加强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教学质量稳中有升。抓 好常态校本教硏,积极探索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7) 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使学校能适应并满足开展课程改 革、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不断发展的需要。完成学校的绿化、美 化工程。
(8) 做好体育卫生安全工作,开展丰富的学生体育活动,抓好 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组织、训练、管理工作;选拔校级运动员, 加强训练争取出成绩;坚持做好晨检,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师 生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
2.2021- 2022 学年发展规划
(1) 加大学校改革和管理力度 ,学校管理实现科学化、制度化、 规范化,更大限度盘活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逐步实现教育 和教学,教职工和学生综合素质等量化目标管理。
(2) 坚持不懈的做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 继续加强校本教 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 量;在教学实践中使校本课程的研发不断充实和深入,逐步形成 自己的特色加强对各年级教育教学的督促指导,推行目标管理制, 提高质量意识。
(3) 深化德育科研工作,加强德育科研意识,形成良好的德育 研究氛围。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和谐、美观、舒适、富 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特色;继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礼仪教育, 促使每个学生谈吐文明、行为得体、健康向上
(4) 加强后勤管理工作, 逐步使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设施都 实现专人专管、责任到人、科学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5) 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为全体师生创造更加舒适的工作、学 习环境。继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使每一个教师都能熟 练的使用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能合理有 效的利用校园网开展活动。
(6) 继续做好体育卫生安全工作 ,抓好体育课课堂常规,加 强体育训练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杜绝放羊式教学;抓好健康教育 课的开展。加强师生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事故。
( 二 ) 中长期目标
1.2022— 2023 学年发展规划
(1) 完善骨干教师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其专业引领和辐射 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做好校级培训及上级培训的送培 工作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打造我校的“名师”队伍。
(2) 精心组织, 认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创办富有 我校文化特色、具有传承意义的大型活动
(3) 健全富有人文情怀的学校制度文化,引领学生自主发展, 健康成长,完善德育网络建设,建立家长学校和教师家长协会,有 效整合校外教育资源,为学校育人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与服 务。
(4) 继续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 使每一个教师都能熟 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熟练开展网上教学、交流互动活动。
(5) 抓好学校现代教学设施的更新与添置以及建筑物的维护 维修工作。
2.2023- 2024 学年发展规划
(1) 健全德育机制 , 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 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人 人管德育、家家懂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
(2) 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 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3) 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 德水平,对学生开展“自知、自立”教育,使学生行规内化。以养 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 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均衡 发展,争创“省级示范学校”。
(5) 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功能室的配套,继 续添置电教设备及图书。完善学校场地硬化的整体实施,加强学 校绿化、美化建设,打造精品化绿化,提升学校品位
3.2024- 2025 学年发展规划
(1)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 ,以“规范管理 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 ,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 体系,坚持依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2) 通过教代会,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形成激励机 制,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 工作氛围
(3) 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力争使我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 飞跃,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水平
(4) 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 ,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 工作。
(5) 教师队伍教师建设,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学校 应把教师素质的提高摆在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地位。构建以教师 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教师 自我学习和内在素养的提升。在学历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 加高一级学历学习,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 动,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成为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科研 能力强调学习型教师。
(6) 组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案例评选及推荐活动 ,形成人 人懂科研,人人会科研的良好氛围。
(7) 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大学科带 头人和教坛新星的培养,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把素质好、 潜力大、肯钻硏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 梯队。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均衡发 展
八、完成目标的措施 在今后三年中,我校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要得以顺利实施 , 需要以下几方面提供保障:
1. 更新教育观念。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在“四个有利”上狠下功夫:有利于学 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实 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
2. 强化进取意识。进取意识能否强化,关系到学校发展速度 能否加快,改革能否深化,凝聚力向心力能否形成,最终关系到学 校的发展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全校上下要形成共识,自我加压, 负重奋进,迎难而上,百折不回。
3. 增加办学投入。在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 完善多 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争取社会各界的援助。努力开源节流, 不断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
4. 推进依法治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综合治理进 一步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做到知法、守法, 依法履行职责和规范行为,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法 律法规,健全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学 校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 作用,努力营造学校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各项 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5. 强化安全工作, 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确保一方水 土的平安。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工作制度。
九、实施规划的组织和评价
(一) 组织机构。学校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督促检查 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反馈信息,有效地促进规划的健康有序实施。
组长:张兵
成员:王丽艳 姜丽萍 张吉静
(二)实施与评价办法。
1. 本规划经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2. 报请上级有关领导指导 ,参与规划实施、指导和评估
3. 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将目标按年度分解给各部门,由部 门负责落实,将目标完成情况与考核挂钩。每年由校长向教代会 报告规划实施情况
4. 将规划有关内容向全体学生及家长汇报,每学期听取一次
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实施规划
5. 定期听取上级领导、督导部门和社会对学校办学情况的指 导意见或建议。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在上级部门的领导 下,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将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勤干实 干,为实现我们的学校发展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