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24年10月
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教师
活动主题: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中心发言人:孔祥利
活动内容:
一、活动目的: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双减”精神,做好一年级新教材启用与“零起点”教学工作,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零起点”教学指导标准的通知》和烟台市教科院《关于落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零起点”教学指导标准的通知》文件精神,润新小学采取一系列行动帮助一年级新生从幼儿园向小学顺利平稳过渡,使幼小衔接柔性着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适应小学生活,从而健康成长。
二、具体做法:
行动一:让学生爱上润新校园
为了让孩子们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刻开始,到接下来对校园、教室、教师、同学等产生美好的印象,我们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1、学生第一次进校园
我们设计了“特别的仪式欢迎特别的你”这样一个迎新入学活动。
教师们装扮教室、黑板,设计名牌,使教室充满童趣,让孩子喜欢新的教室。
2、第一次和家长见面
利用新学期第一次家长会,拉近和家长、孩子的关系,老师们从衣着、发言、育人观念等各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家长会上给家长们充分的建议,引导家长和老师一起帮孩子们做好入学准备,得到家长们的认可。
3、帮孩子们交到第一个朋友
孩子们刚进入小学时对同学是陌生的,老师通过一起做手指操、看动画片、做游戏、唱歌、一起看书等活动,引导学生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帮助他找到小学的第一个朋友,让孩子感受到有朋友的幸福与快乐。
4、带领孩子熟悉校园
让孩子们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把校园的每一处都当做宝贝来吸引孩子,开展“校园寻宝”活动。老师带孩子实地体验,带孩子走进教室,走进多功能厅,走进餐厅,走进学校“农业基地”,走到操场,让孩子们充分熟悉校园,并爱上润新校园。
5、和孩子一起建设一间幸福教室
通过师生共商量、齐动手,建设一间幸福的教师,从而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的教室,喜欢在教室里上课。
(1)班级公约的制定
对于刚刚入小学的孩子而言,更多地使用儿童化语言,如:“我们的约定”“我能做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而且,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开始规矩越少越好,不可一下子抛给孩子几十条规则,这不许,那不许,孩子会望而却步,一样也做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一种抵触情绪、抗拒心理。比如,和孩子们先一起约定2个规则,共同遵守,达成目标之后,再一起约定,这样,孩子们不会觉得受到束缚,而且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
(2)文化墙的布置
鼓励孩子用画笔画出自己对“孝”文化的理解,并在教室内外的文化墙进行张贴,让孩子感受到在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总的来说,“幸福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方空间,每一个细节,都有融合、有互动。孩子们觉得在里面学习和生活,舒适又温暖。
行动二:让学生爱上我们的课堂
1、努力把课堂变好玩
我们努力让小学的课堂比幼儿园更有趣,让孩子们觉得,小学的课堂课堂原来这么好玩!这需要我们加强一年级教学研究,寻找适合一年级孩子的教学方式,在生动有趣的环境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激活孩子的思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零起点教学要求教师们从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教起,如语文的拼音字母和汉字笔画,数学的基本数概念等。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以及基本的课堂行为规范。
2、借助小口令,建立课堂规则
如果我们对规则一味硬性地要求,你必须怎样怎样做,那就出问题了,我们通过简单易懂的小口令让孩子乐意接受规则。如:
(1.)课前准备口令:
课前准备,准备准备
课桌——,横、平、竖、直(迅速将课桌前、后、左、右对齐)
书本——,左上角
文具——,要居中
身坐正——,脚放平
(2.)上课口令:
一二三,快坐好。
小眼睛,看老师
小嘴巴,不说话。
小耳朵,认真听
三、活动总结:
总之,孩子进入小学,我们必须要多一些思考和准备,让我们走近儿童,用父母般的情怀去悉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用教育人的专业去科学哺育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从进入小学校园的那天开始,爱上我们的学校,爱上我们的教室,爱上我们的课堂,爱上我们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