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31)早8:00至8:30,烟台市法院的嘉宾做客烟台广播电视台《民生热线》节目直播间,通过热线电话6251234现场解答市民提问。
主持人:我们为什么要大力推行诉前调解? 党组成员、副院长闫青利:经法院调解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协议双方具有约束力。通过“诉前调确”出具的民事裁定书或“诉前调书”出具的民事调解书与其他裁判文书一样具有强制执行力。 对当事人来说,选择“诉前调解”意味着: 便捷高效。诉前调解案件的调解时间一般不超过30个工作日,而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一般在三到六个月。 免费无偿。诉前调解的案件不需要缴纳诉讼费。 隐私性强。诉前调解一般不会公开进行,同时诉前调解文书及司法确认文书无需上网。 对抗性弱。调解有利于当事人理性平和解决纠纷,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和争执。 自动履行率高。通过调解员情、理、法相结合的劝说,会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快速履行。 可申请强制执行。法官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并出具民事裁定书,如果对方不按期履行,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主持人:“立案登记制”在立案时间、立案方式上有哪些规定? 立案庭庭长董玉新:当前,人民法院实行7日审核制度,所有提交到网上的立案材料,法院都会在7日内进行审核,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及时给予立案,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一次性告知理由及需要补正的材料。 目前全市法院均已开通电子诉讼服务平台、微信移动微法院等多种立案渠道,当事人用电脑、手机登陆立案平台、注册账号、即可进行网上立案。 网上立案需要提供的基本材料包括:起诉状、双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送达地址、基本证据材料等。 主持人: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需要提供哪些证据? 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吴继辉:劳动者主张加班费,有责任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提供证据。 作为劳动者,应严格按照用人单位的考勤管理制度履行加班审批手续,并注意保留加班申请、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证据证明,以便在双方产生争议时,提供证据支持。 网友提问:诉讼期间被告方的法人换了,强制执行可以执行前法人吗? 执行三庭员额法官崔建新:被执行人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则是代表了这个公司,与前法定代表人更换没有关系。 网友提问:官司打赢了,法院是不是应该退诉讼费? 立案庭庭长董玉新:现在法院实行胜诉先退制度,胜诉之后,诉讼费肯定要退的。败诉方的缴纳会同时执行,进行追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