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人类感官中最重要的器官,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大脑中约有一半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来获取的,它撑起了感觉器官的半壁江山。然而,即便是一个健康的老年人,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不可避免地,眼健康就成了老年人必须要关注的话题。
影响老年人视力的疾病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晶状体类疾病 1.老花眼 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的调节能力随之降低。 表现:看近物时模糊,阅读时需要更强的照明,视近物不能持久。 干预措施:通过科学验光配镜,佩戴合适的老花镜可以适当矫正老花眼,缓解不适。 2.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发生退行性病变,晶状体混浊,弹性降低,变硬,这就产生了白内障。导致白内障的原因有很多,比方说年龄,过度的紫外线接触,高胆固醇,糖尿病,过量饮酒或者抽烟。 表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 干预措施:日常生活中,控制好血压、血糖,尽量避免强的紫外线照射,这样可以减缓白内障发展进度。目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二、视网膜类疾病 1.老年性黄斑变性 原因: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黄斑长期慢性光损伤、代谢及营养因素。 表现:视力减退,视物变形,视物有遮挡感。 干预措施:出现类似症状尽早就医,玻璃体腔内注射抗新生血管类药物可挽救视力。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因: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细胞损害。 表现:早期无自觉症状,病变发展到后期才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 干预措施:这类眼病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再就是按要求查体,常规患者在初诊原发病时需要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作为原始数据参照,以后每年检查一次,发现问题时按医嘱缩短至半年一次,甚至是3-4个月一次,需要干预时及时行视网膜激光、玻璃体腔注药、玻璃体切割手术,避免不可逆视力损害。 3. 视网膜动脉栓塞 原因:动脉的粥样硬化、视网膜中央动脉的痉挛及炎症、视网膜中央动脉外部压迫、凝血病等 表现:视力突然无痛性下降,某些病人发病前有阵发性黑朦病史。 干预措施:争分夺秒地到医院进行抢救性治疗。发病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4小时之内最好。 三、引起其他不适的眼病 1.干眼症、慢性结膜炎、慢性泪囊炎、泪道堵塞,结膜松弛症,睑内翻倒睫等,都是老年人常见的引起眼部干涩难受、流泪、畏光、异物感、烧灼感等不适的眼病。特别是干眼症,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眼部泪腺分泌减少,进而引发干眼症。 干预措施:保持眼睑卫生,用不含有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滴眼,热敷眼部等,都可缓解干眼症状。 2.青光眼 原因:眼睛里的房水不能及时排除,过多的房水引起眼压急剧升高。 表现:当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会出现眼胀、眼痛、视力锐减,恶心、呕吐等,如果不及时采取药物及手术处理,持续的眼压增高会造成视神经受损,甚至视力丧失。 干预措施:由于青光眼对于视功能受损有不可逆的影响,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每年一次的眼睛体检很重要。简单的眼压检查就可以筛查相当一部分的青光眼。 由此可见,虽然许多的眼部疾病和老化密切相关,但仍可以经由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及时了解、发现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很有必要。作为专业眼科医务工作者,我们定当竭尽所能,关爱老年人,为老年人的眼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