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登革热防控知识

日期:2024-10-18     

字号: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特别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此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且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其流行范围有向温带地区扩展的趋势。

在我国,登革热主要流行于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广西及浙江等南方地区,高发季节主要在夏秋季,特别是5~11月。以下是一些预防登革热的重要知识要点: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高热、三红、三痛和皮疹

突发高热:即起病急,发热伴畏寒,可在24小时内达39℃-40℃。

“三红”: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患者出现全身疲乏。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此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如何预防登革热

1. 控制传染源

‌    隔离患者‌:对于疑似或确诊的登革热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患者一般在发病前6-18小时至发病后3天内具有传染性。

 ‌   疫情监控‌:在易发病地区做好疫情监控,加强卫生检疫,及时报告并隔离治疗病例。

2. 切断传播途径

‌    防蚊灭蚊‌:这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措施。包括清除室内外积水,减少蚊子滋生地;使用蚊帐、纱窗、纱门等物理防蚊措施;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设备;定期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    环境整治‌: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疏通下水道,铲除杂草,填塞竹节、树洞等可能积水的地方。定期清理闲置的容器,如花盆、缸罐、轮胎等,避免积水。

‌    水生植物管理‌: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应定期换水、清洗根须,避免积水。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用泥、沙种养。

3. 保护易感人群

‌    个人防护‌:外出时应穿着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防蚊剂。避免在黄昏和黎明等蚊子活动高峰期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    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应急处理与就医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将相关外出史告知医生。

‌   对症治疗‌:登革热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流质饮食。高热时可使用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物。如有出血倾向,需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必要时可输注新鲜全血或血小板。

‌   病情监测‌:退热后仍需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皮肤湿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返回医院就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