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221Q/2024-00187 成文日期: 2024-01-08
发布机构: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2023年乡村振兴(渔业)工作落实情况

日期:2024-01-08      来源: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字号:

2023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海洋发展和渔业系统牢牢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扎实推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严守海上安全底线,渔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预计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197万吨,同比增长约6.5%。

一、2023年工作进展

(一)坚持创新发展,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

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46处,其中,国家级20处,约占全国1/8,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一是抢抓深远海养殖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持续推进海洋牧场“百箱计划”,新开工建设深远海养殖网箱8座,累计建设深远海养殖设施32座。二是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改善海洋生态和资源环境。采取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培植海草床等措施,在海洋牧场区构建和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索饵、避敌场所。发布《烟台海域海洋牧场建设蓝皮书》,部分海洋牧场投礁区基础生产力提升63%,生物量增长5.6倍。全市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达到99%,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明显。三是在全省率先开展6处深远海大规格鱼类苗种繁育基地建设,年培育大规格鱼类苗种1200万尾以上,有效解决深远海养殖大规格苗种供应问题。

(二)抓牢渔业发展芯片,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大力实施水产种业提升行动,聚力打造全国北方重要水产苗种繁育基地。一是水产原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建成31处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其中,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6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获农业农村部批复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4家,占全国1/5;获省农业农村厅批复山东省水产种业领军企业10家,占全省1/3强。二是水产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种业振兴”,在国内首次实现黄带拟鲹亲本培育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新增金虎杂交斑水产新品种,全市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累计达到23个,涵盖鱼、藻、贝、参等种类。三是水产种业合作交流取得新突破。建立“山东-海南”常态化联系机制,深入探索“南鱼北繁、北繁南养、产权共护”模式。烟台市政府同黄海水产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建立“烟台渔业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推进唐启升院士工作站建设,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水产种业发展聚集区。

(三)做优水产养殖业,保障水产品有效供应

一是深入实施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推动水产养殖业高效发展,获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处(累计获批3处),10处基地成功入选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二是加快现代渔业园区建设,投资13亿元莱州金城现代渔业产业示范园开工建设,占地2500亩。黄渤海新区海投科创中心1-8号楼完成建设,总投资9.72亿元,建设面积11.9万平米,打造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载体。三是在全省率先开展海上养殖容量评估工作,重点评估莱州湾、长岛和市区东部重点海域养殖容量,合理确定养殖密度,优化养殖结构,加快构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新格局。全市水产品养殖产量达到138万吨,有效保障了水产品稳定供给。

(四)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监管,提升渔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出台《烟台市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围绕海参苗种、养殖、加工生产基地和园区建设,全产业链打造海参产业集群。二是连续举办3届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国家部委领导、渔业产业院士专家、海参主产区行业协会领导与会。制定团体标准11项,塑造“烟台海参”品牌形象。被授予“世界海参产业永久举办地”“中国海产品预制菜之都”荣誉称号。“烟台海参”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品牌声誉第9名,海参类品牌第2名。三是扎实开展水产养殖用药、水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开展海参苗种、海参和鱼类产品专项整治,抽查水产品1307批次,合格率99%以上。大力实施食用水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市实施主体带证上市水产品2067吨,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下一步打算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系列重要论述,着力推进渔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现代渔业向科技化、集约化、品牌化转型升级,促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市水产品产量保持在195万吨以上,保障优质水产品稳定供应,努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出更大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