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市民政局 > 部门动态
烟台市社会事务工作“这一年”
发布日期:2024-01-04 11:10:27 信息来源:

加强能力建设  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水平

2023年烟台民政社会事务工作回顾


前言:2023年,全市民政社会事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民政社会事务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省民政厅“1261”工作思路和市委“1+233”工作体系要求,在局党组的领导下,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不断加强救助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深化殡葬改革和服务创新,提升婚姻登记和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多措并举推进社会事务工作,全面满足群众服务需求。


2023年,为全市11.8万余名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5亿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85人,救助未成年人38人、医疗救治90人、护送返乡183人,为42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办理内地结婚登记27538对、离婚登记10023对、补发婚姻登记证10727张,跨区域结婚登记1956对、离婚登记248对;办理涉外婚姻结婚登记84对,离婚登记4对。为13600余对新人开展结婚颁证服务,为1.7万对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离婚当事人辅导服务率达93%,劝和冲动型离婚1330余对。

全面建立和完善普惠性的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和节地生态奖补等制度,实现六项基本殡葬服务全免费,为群众节约殡葬服务支出约7600万元。积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全市新建和改扩建镇村公益性公墓127处,组织实施公益性海葬活动16批次,海撒骨灰920余具。


2023年,社会事务工作深化改革水平进一步提高


1.全面部署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改革

印发《烟台市“1+15+X”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模式实施方案》和《烟台市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建立实施1区域中心站+15区市级卫星站+X镇村救助点的“1+15+X”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新模式,明确落户安置流程,简化落户安置手续,解决了基层缺少流浪乞讨人员临时救助点和落户安置周期长、手续繁琐等问题,有效优化区域资源供给配置,完善救助服务网络体系,提升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服务质量。


2.全面深化殡葬服务工作改革

全面实施基本殡葬惠民政策。

印发《烟台市基本殡葬惠民政策实施办法》(烟民〔2023〕14号),建立和完善普惠性的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和节地生态奖补等制度,全面实行六项基本殡葬服务全免费。

全力打造“礼安齐鲁”和“清廉殡葬”改革服务品牌。

积极争取山东省“礼安齐鲁”丧葬习俗改革试点,10月,福山区、莱山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二批“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


4月,制定《健全完善殡葬领域“管治监”三位一体运行机制打造“清廉殡葬·情暖民心”服务品牌的实施方案》,加强工作统筹、组织协调、执法检查,切实解决好殡葬领域群众日常关注反映的突出问题。

3.大力推进婚俗改革工作

6月,印发《烟台市婚俗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婚姻登记机关阵地作用,开展婚姻家庭大讲堂,最美家庭、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利用婚姻家庭辅导针对婚前、婚后开展宣传教育和咨询指导,通过举办集体颁证、集体婚礼和婚俗宣传等活动,宣传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婚丧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树立婚事新办、文明节俭、绿色环保的婚嫁新风尚。


黄渤海新区婚姻登记处开展集体颁证活动

牟平区举办户外草坪集体婚礼

栖霞市举办“山盟海誓 栖待已久”主题集体婚礼


深入推进婚姻登记各项试点工作。

开展婚姻登记数据质量提升试点。芝罘区、福山区、蓬莱区、龙口市纳入全省婚姻登记数据质量提升试点单位,开展婚姻登记数据补录、清洗工作。全市共录入电子婚姻档案430万份,清洗错误数据9700余条,补录无婚姻档案数据1.8余条,提升婚姻登记信息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提高婚姻登记数据共享利用水平。


婚姻登记数据补录工作宣传

开展户籍类电子证照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工作。自2023年2月16日起,“爱山东”APP、各政务APP 或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户籍类身份证件与实体证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有效身份证件使用。

省内户籍人员跨市办理婚姻登记免提交居住证试点。自2023年5月20日起,在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实施一方为省内户籍的当事人跨市办理结(离)婚登记可免提交居住证的服务,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了跨区域办理婚姻登记的限制,提高了烟台市公共服务的便捷度。

积极推进“婚育户一件事”联办工作。

依托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将生育登记申请、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户口迁移采集功能融合到婚姻登记办理流程中,由登记员代为采集生育登记、户口登记项目变更迁移等申请信息,并推送到公安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为新婚当事人办理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户口迁移、生育登记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申请途径,简化了办事流程、减少了办事次数,深受结婚当事人好评。


4.积极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工作

莱山区、福山区、莱阳市积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工作。通过项目社工、心理咨询师、定点医院医生和志愿者入户走访、开展特色活动等方式,为服务对象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照护技能及社会融入等方面的服务,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保障了严重精神障碍残疾人的康复权益。

福山区在全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现场会作典型发言

入户走访为服务对象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用药指导、服务对象家属照顾指导

福山区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培训,提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水平


2023年 社会事务工作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1.进一步开展流浪乞讨质量大提升活动

按照省厅要求,全面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全市共成立19个街头巡查小组,开展街面巡查740余次,救助人员96人次,发放各类物资1720余件。


协助无自理能力流浪乞讨人员送返乡


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


2.全力推进各级公益性公墓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实行部门协作,积极统筹谋划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公墓建设,全市新建和改扩建各级公益性公墓127处。

黄渤海新区区级公益性公墓


3.提升殡葬机构服务能力

今年,投资1800万元的莱州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7亿元的海阳新建馆即将投入试运营。全市共新增火化炉16台、冷藏设备63台、殡仪服务车辆22辆,消毒设备2台。


新建海阳市殡仪馆


莱州市殡仪馆改扩建项目


4.积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

实现公益海葬活动常态化,市级财政支出110余万元,组织实施公益性海葬活动16批次,海撒骨灰920余具。


节地生态安葬


5.深入推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实现常态化颁证服务,所有登记处均设立结婚颁证大厅,免费提供结婚登记颁证服务,今年为13600余对新人开展结婚颁证服务,全面提升婚姻登记的仪式感、神圣感和幸福感。


集体颁证服务


全面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全市共设立24个婚姻家庭辅导室,配备69名婚姻家庭辅导人员,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服务,共为1.7万对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离婚当事人辅导服务率达93%,劝和冲动型离婚1330余对。


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深入开展家风家训教育活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指示精神。联合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山盟海誓·情定七夕”好家风代代传主题活动,联合市妇联举办“倡树文明新风,共筑幸福之家”集体颁证仪式,以“良好家风、节约粮食、传承美德”为着力点,将“爱党爱国、清正廉洁”与弘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共担、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相结合,宣传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引导新人自觉抵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和铺张浪费等婚俗陋习。



5.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

根据《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要求,自2023年1月起,一、二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201元,三、四级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1元;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82元,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51元。



2023年 社会事务工作宣传报道力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加强婚俗改革工作宣传,倡树喜事新办

通过设置宣传栏、播放视频、印制婚姻家庭辅导手册等方式宣传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广泛利用各类新闻媒体、移动互联网等建设婚前辅导教育服务平台,宣传婚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等改革思想,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倡导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在各级新闻媒体发表婚姻辅导宣传稿件80余篇。



二是加强殡葬改革工作宣传,倡树厚养礼葬

全市各级充分发挥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和红白理事会的宣传引导和服务的作用,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倡导厚养礼葬、节约粮食,抵制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深入挖掘推广婚丧习俗改革典型案例,大力推行绿色、文明、健康、简朴的丧葬习俗。清明节及寒衣节期间,各殡仪服务机构组织集体公祭80余次、代客祭扫服务1.1万余人次,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单26万余份、发放鲜花8万余枝,约3.4万人次通过“文明烟台”和“烟台民政”等网络祭扫平台悼念烈士、追忆先人。



三是加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宣传,兜牢救助工作底线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专项救助行动、救助暖心故事、救助政策进行宣传报道,提升救助政策的知晓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参与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2023年,在《中国社会报》刊发稿件3篇、《中国民政》2篇、《齐鲁晚报》1篇、《烟台日报》10篇、烟台电视台播报2次、水母网和大众网等9篇,市救助中心拍摄的宣传片被省厅作为先进工作典型在全省推介。



2023年 社会事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


福山区、莱山区入选全省第二批“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区市


黄渤海新区入选全省第二批婚俗改革试点区市



黄渤海新区婚姻登记处婚俗改革宣传片《文明婚俗改革花,绽放灼灼相映红》荣获山东省“镜头里的婚俗改革”一等奖和“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优秀作品奖。


招远市婚俗宣传作品《移风易俗树新风》荣获山东省“镜头里的婚俗改革”三等奖。


烟台市7处婚姻辅导中心、18名婚姻登记工作人员分别荣获2023年山东省“优秀婚姻辅导服务组织”和“优秀婚姻辅导工作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