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了,天气寒冷,气温急转直下,各类取暖设备的使用也随之增多,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发季节,意外一旦发生常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人们在日常使用时必须做到高度警惕,今天一起来了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又称煤气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CO后引起的机体缺氧性疾病。CO是一种剧毒气体,一旦进入体内将迅速和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导致机体细胞、组织甚至器官缺氧,尤其对氧敏感的脑、心危害最大,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症状?
中毒后根据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高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轻度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浓度10%-20%,出现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短暂昏厥等症状。若及时脱离中毒环境,症状会消失,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
2、中度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浓度30%-40%,是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还伴有兴奋、幻觉、浅昏迷、运动失调、意识模糊等症状。此外,口唇、指甲、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如果抢救及时,可以清醒,症状会在数天内恢复,一般不会有后遗症。
3、重度中毒: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大于50%,呈现深昏迷、瞳孔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血压下降、呼吸浅快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迟发脑病的发生率越高,同时会留下后遗症,如行动不便、语言障碍、痴呆等。
1、当使用煤炉、炭火、热水器等取暖设备时,若感到头晕、胸闷不适,应立即打开门窗,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走路或匍匐爬行直至脱离中毒环境,牢记不开灯,不点明火,以免发生爆炸。离开现场后,立即呼叫他人求救,拨打120或119。
2、当进行他人救助时,进入现场后,立即开窗,将中毒者脱离中毒环境至安全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同时关掉煤气阀或将煤炉抬至室外。
3、松开中毒者衣扣,将头偏向一侧,若出现呕吐,及时清理口腔以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其下肢抬高,使心脏和大脑供血充足。让中毒者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增加耗氧量,使其保暖,寒冷会加重缺氧,导致末梢循环障碍,并发休克或死亡。
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首选,作用原理是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高纯度氧气,增加血液中氧气含量,促进一氧化碳的排出,能使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中毒症状迅速得到缓解,显著提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
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最主要的工具为高压氧,在发病6小时内效果最佳。高压氧是利用更多的氧分子把病态的碳氧血红蛋白中的血红蛋白“抢过来”,重新形成正常的氧合血红蛋白,重新运输氧气到全身,从而纠正细胞缺氧的状态。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需要连续进行10-14天的高压氧治疗,如果经过几次治疗后患者感觉身体无碍就中断治疗,耽误会容易导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抢救,在急性中毒症状恢复后经过数天及数周表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因此,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遵医嘱,尽早并足时间进行持续性高压氧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迟发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的紧急处理原则是及时和有效以免出现严重并发症,使其病情恶化,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无论轻、中、重度中毒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