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阿姨(化名)说:在她女儿四五岁时,发现女儿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反应慢,另外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反应,比如,说话迟缓,胆小怕事,依赖性强,在自理方面与同龄孩子相比较有一定的落差。并且她9岁时才开始上小学,她的学习能力很差,与其他同学相处也非常困难,我带她去看医生诊断为精神发育迟滞。为什么会发生精神发育迟滞呢?
精神发育迟滞病因从胎儿到18岁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因素都可能致病。目前已明确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遗传及先天性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基因异常(和先天性颅脑畸形。②围生期有害因素:母孕期感染,药物、毒物影响等;产时的各种并发症如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等;母亲妊娠年龄偏大、营养不良、长期心理应激等;新生儿疾病如未成熟儿、低体重儿、核黄疸、新生儿肝炎、败血症、胎儿颅脑早闭等。③出生后因素:出生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颅脑损伤、严重的躯体疾病、营养不良等均可使儿童的大脑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不良④儿童不能接受文化教育或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被剥夺,也是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
临床表现: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良为本病的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可伴有一些精神症状如注意缺陷、情绪易激动、冲动行为、刻板行为或强迫行为,有的患儿同时存在相应躯体疾病的症状和体征。WHO根据智商水平将精神发育迟滞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轻度 智商在50~69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9~12岁的心理年龄,约占精神发育迟滞总病例的85%。病人在幼儿期即可表现出智能发育较同龄儿童迟缓现象。
2.中度 智商在35~49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6~9岁的心理年龄,约占精神发育迟滞总病例的10%。病人从幼年开始智力和运动发育都明显较正常儿童迟缓,语言发育差,表现为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发声含糊不清,难以完整表达意思。在指导和帮助下可达到部分生活自理。
3.重度 智商在20~34之间,成年以后可达到3~6岁的心理年龄,约占精神发育迟滞总病例的3%~4%。病人在出生后即可出现明显的发育延迟,经过训练最终能学会简单语句,但不能进行有效语言交流,常合并较重的脑部损害。
4.极重度 智商在20以下,成年以后的心理年龄在3岁以下,约占精神发育迟滞总病例的1%~2%。病人没有语言能力,既不会说话也听不懂别人的话,仅以尖叫、哭闹等来表示需求,感知觉明显减退,对危险不会躲避,不认识亲人及周围环境,日常生活全部需他人料理。常合并严重的脑部损害,伴有躯体畸形。
综上所述,对于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健康教育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缓解痛苦、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