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二十里店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日期:2024-01-02     

字号:


本学年,我校紧紧围绕海阳市综合实践教研室的要求开展各项综合实践工作。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学校实践工作计划,本学期我们在全面贯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修养的培养。为了在今后的综合实践工作中做得更有针对性,注重实践的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作总结如下。

一、以体验为核心,强化落实专题教育。

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的要求,本学期我们集中组织学生进行了开学典礼、建队仪式、光盘行动、安全一二三等专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结合我们里店镇大棚多的地方特点,我们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我为菜篮子出把力”活动。通过播种、浇水、除草、捉虫、施肥、打药、传粉、吊绳、采摘、选优、销售等一系列活动,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五班级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创建了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桂花园,从栽种到管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制定常规基本要求,保证上课时间与上课内容。

根据海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的意见》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里店小学综合实践常规基本要求》,通过召开全体综合实践教师专题会议,让每位教师从教学时间到教学内容,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有了明确的认

教学时间我们通过会议传达,上课抽查等方式,保证了我们学校1、2年级每周1课时;3-5年级平均每两周3课时;并且在总课时中,安排大约一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的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其中,以各领域活动内容以教材为本,兼顾村庄和班级实际另外设计活动。三到五年级每周六为劳动日,每月活动一次。校园多彩实践节,安排在下一学期第18周。

教学内容我们紧紧围绕家务劳动、劳动技术、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考察探究和专题活动等,1-2年级分别完成了1个主题活动,3-5年级学生分别完成了2个主题活动

三、以课本为纲,兼顾学生、班级、村落特点,有效高效实施活动。

依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把握“考察探究、设计制作、社会服务、职业体验及其他”等活动方式的关键要素,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及班级、周边的其他资源,本学期各班级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各类综合实践活动。

1.考察探究活动

本学期在各综合实践教师的带领下,每个学生均完成了新教材中的考察探究活动主题研究。并且教师要给予了有效的活动指导,并及时整理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撰写了相应的考察探究报告。

2.职业体验活动

本学期,三到五年级综合实践教师主要组织学生进行了保洁员、消防员、教师、医生等职业体验活动。活动中,学生们对各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丰富了学生职业体验。

3.社会服务活动

本学期我们组织三到五年级的学生对里店幸福院进行了长期的服务活动。并且在社会服务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通过社会服务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孝敬父母、尊老爱老的意识,又通过送节目、展才艺等活动巩固了自己的特长与技能。

4.设计制作活动

在设计制作方面,我们将综合实践的内容与学校校本课程有机融合,通过每周五的“多彩实践日”推动设计制作活动有序开展。

本学期,我们组织一到五年级的学生主要进行了劳动技术方面的设计制作活动。班级确立的制作内容主要有:剪纸、草编、丝网花、钻石画、树叶画、纽扣画等主题。

四、完善评价体系,有效推进量性评价。

我们依据学生参加的项目制定了相应的评价量表。让学生的综合实践表现可视化。一方面,为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励学生持续、积极地参与到各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五、以活动为载体,激励师生向更高目标迈进。

1.本学期我们举行了综合实践优秀成果展评活动。

坚持班展与校展相结合的原则,树立榜样,开阔眼界,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综合实践水平。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活动实效。

学期初, 我们请耿平校长为我们做了“如何在班级中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讲座。并且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定期召开教研会,互相交流、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大家群策群力,逐步理清了各班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思路。

3.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

以赛促提高。因为本学期我们的综合实践教师大多是新任综合实践的教师,没有经验,为了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一方面我们注重培训,另一方面我们大胆推荐她们参加比赛,通过学习要求,参与活动,整理材料,参加竞赛经历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让新的综合实践教师很快胜任自己的综合实践指导工作。

 

海阳市二十里店镇中心小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