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科普知识宣传
冬季天气寒冷,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最高。
中老年人不但容易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且患有慢阻肺、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的患者也更易病情加重,还会并发肺炎和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
●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
咳嗽原本是机体清除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气道内分泌物一种保护性行为。但如果频繁咳嗽影响工作和休息,则为病理状态。
不同的肺部疾病咳嗽的性质、咳嗽的时间和规律、音色不完全相同,临床上可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嗽伴有咳痰,咳嗽可为发作性或长期慢性。
●咳痰
咳痰是一种病理现象,健康人很少有痰,正常气道只有少量黏液,以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
痰液的性状、颜色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无色透明或灰白色黏液痰见于正常人和支气管黏膜轻度炎症时,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咳白色泡沫或黏液痰,如果痰液为黄色多提示化脓性感染。
此外,痰液的多少也提示疾病的严重与否。
●咯血
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的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少量咯血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大咯血时血液从口鼻涌出,常可阻塞呼吸道,甚至造成窒息。一旦出现咯血应与口、鼻、喉和上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胸痛
主要由胸部疾病引起,如外伤、炎症、肿瘤都可刺激神经引起胸痛。胸膜炎、肺部炎症、肿瘤、肺梗死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胸痛最常见的原因。
不同疾病引起的胸痛常有一定的部位,而且胸痛的程度、性质也多种多样,可表现为隐痛、剧痛或刺痛、钝痛、烧灼痛等。
●呼吸困难
也就是常说的气短,是主观感觉到空气不足而用力呼吸。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很多,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还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预防策略:
为了预防与减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防止慢阻肺、哮喘慢性气道疾病等旧病复发,避免严重并发症,必须以预防为主,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与抗病能力,为此,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适当锻炼
根据年龄、体质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持之以恒,运动强度以不感到劳累和气喘为度。
老年人和体弱者,遇到大风降温天气、雾天、下雪天最好不要外出锻炼,可在室内进行适当活动。
●防寒保暖
要尽量避免与冷空气直接接触,寒冷有风的天气,早晨最好不要出门,必须出门者可戴口罩。重视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服,特别要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的保暖,防止感冒着凉。
●保持情绪稳定
冬季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尽量避免忧愁悲伤以及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减少心理压力,保持情绪平衡稳定。
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身体康复。
●改善环境
冬季要保持居室环境幽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上午、下午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烟尘污染和刺激。
不要随地吐痰,包痰用纸和擦鼻涕的纸不要乱扔,以免病原扩散,危害他人。
●戒除烟酒
香烟的烟雾能使支气管上皮受损,纤毛脱落,导致肺的防御功能降低,加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经常饮酒也会刺激呼吸道,生湿积痰,使病情加重。
●调理饮食
饮食以营养、清淡、温、软为原则。少食过咸、辛辣燥热、熏烤与油腻之物,减少呼吸道刺激。
慢阻肺患者可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适量脂肪、适量矿物质和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少糖少盐的食物,注意多饮水;少吃多餐;有明显缺氧时,可于餐前和餐后做吸氧治疗。
●补水休息
生活规律,适当休息,避免劳累,重视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呼吸道润泽通畅,这是必要防护措施。用盐水含漱咽部,有助于防止呼吸道感染。
●及时就诊
在流感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应少去公共场所游玩。有恶寒、咳嗽等症状出现时要及时就诊。
●对于慢阻肺患者的特别提醒
坚持持续家庭氧疗:严重的慢阻肺患者,可按照医生医嘱进行家庭氧疗,改善缺氧状况,减轻气喘,增强运动能力,延长生存时间。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氧流量:1-2升/分,时间:每日15小时以上。
规律使用药物治疗:按照医嘱规律吸入药物治疗,不要随意自行更改药物种类及剂量,定期参加患教会或者定期门诊复查。
知晓症状急性加重的表现 :掌握疾病自我监测方法,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和量。如出现咳嗽、咯痰、活动后气短加重等疾病急性期迹象,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