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以“容融”文化为引领,围绕“让每个生命都闪耀着自己的光芒”的办学理念,以贯彻实施“贯通融会课程体系”为目标,以提升高效课堂及教师教学能力为抓手,加强信息化技术2.0与“融趣育能课堂”的深度融合,在区教研员的正确引领下,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抓好课堂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和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新教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师徒结对,提高教研实效。
2、结合“双减”政策,深入进行生本课堂教学研究,确保学生课堂知识的巩固率,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认真准备,迎接区6月份的五年级质量调研。
4、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跟随区教研团队,学习研究名师教学理论,提升教学素养。
5、强化德育品牌建设。丰富德育工作内容,拓展德育工作途径,注重德育细节管理,深化推广“德育目标引领--德育课程落实----德育活动深化----德育评价保障”的德育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6、开展多彩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科技、体育、美育、劳技、综合实践素养,结合学校各类课题研究深化推进。
7、重视安全工作。严格进行大排查整治活动,做到一岗双责、齐抓公关、失职追责,全面摸清学校安全隐患,全面建设平安校园。
二、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学研结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紧密结合区教研工作,在区教研员的引领下,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努力打造学校骨干教师,树立人人名师的目标。
语文
1.加强备课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着重加强集体备课的研究力度,根据区域提出总体备课要求,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组成集体备课研究团队,拿出详细的教学设计和与之配套的 PPT ,全区共享。教师个体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加以改进,形成自己的备课资源。
2.开展"学名师,做优秀语文教师"活动。积极参与全区优秀教师团队,着重学习和研究小学语文名师教学理论和课堂,通过学习,推出优秀课例,培养优秀教师,引领区域—学校语文教学的开展。
3.加强青年教师语文素养的培训。继续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写一笔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写一篇好文章,讲一节好课"的"四个一"活动,本学期积极参加区域青年教师语文素养展示。
4.做好日常语文教学的视导、研究、指导和质量检测工作。继续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线上研讨,营造"携手共研,智慧共享,共同进步"的教研氛围,构建横、纵融合的教研路径。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每月对年级语文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
数学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选择优质资源教学视频供教师学习提升,教师个体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加以反思及改进,促进数学教师整体的素质提高。
2.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通过竞赛学习,推出优秀课例,培养优秀教师,引领校内数学教学的开展。
3.做好日常数学教学的视导、研究、指导和质量检测工作。继续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功能,建立正常的以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加强评课环节,提高教研水平。落实教研组长会提出的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每月对年级数学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
英语
1.抓好课堂常规调研。以随堂听课为主,检测教师的教学准备情况、教学设计水平、课堂驾驭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等,并进行及时交流和反馈。利用学科组教研活动,加强学科组内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利用好每一次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
2.重点要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要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引导教师转变观念,适应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形式,把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习惯养成,加强质量监控,促进教学高效。
1.夯实学生习惯养成。继续抓实四种习惯,即“课前准备、上课大声发言、认真倾听、积极动脑和端端正正写字”的习惯。通过不定时抽查、听课观察和试卷卷面批阅情况进行查看,强化阅读书写习惯,设立读书日、练字日,在常规中提要求促效率。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一是语数英三科每个单元学习结束要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组织(统一过关时间)单元过关测试,试卷保存以备督导检查。每单元测试后,认真写好试卷分析,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加强整改,学校跟进督促检查。二是上好练习课和复习课。拒绝题海战术,练习课、复习课要当做一节课去上,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确保效率。三是加强过程性单项抽测。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平时教学情况,不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学科单项抽测。单项抽测具体内容:数学——口算、计算、运用;语文——作文、百字赛、阅读。英语—单词认读、阅读等。采取各年级流水阅卷的形式,及时做好质量分析,进一步落实改进措施。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以促进学生成绩的全面提高。
(三)深化德育,开展丰富活动,提升德育品牌。
1.完善学生的德育意识,促使学生的德育素质整体提高。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小干部队伍,加强学校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建设,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班全校。
2.加强班集体建设,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班风班纪的基础。发挥班主任带头作用的同时,推进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学生综合评价充分发动学生与任课教师多方面的积极性。
3.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加强校园与班级环境建设,做到净化、美化。加强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使其成为班级里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发挥它们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
4.密切家校联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继续推进“家长课堂”项目,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深入了解教学、了解孩子,参与教学评价,使学校各方面工作赢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开发好家委会、家长团队这一课程资源,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撑。
(四)多彩课程,落实艺体工作,促进全面发展。
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规范执行课程标准,上好音、体、美课程;上好社团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培育才能的平台。加强体育和美育教育,做好“篮球、足球、合唱、中国鼓、鼓号”社团的长期活动,保证活动质量,力争继续在各项比赛中拿出好成绩。
1.组织“庆六一”“庆元旦”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让孩子们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节日,校队音乐社团:鼓韵铿锵社团、繁星合唱团、轻舞飞扬舞蹈社团为五月份艺术节比赛准备参赛节目。这是本学期音乐教师的工作重点,相信音乐老师们会通力合作,继续为我们第三实验小学创造辉煌成绩!
2.校内举办三次美术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浓厚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五月艺术节展演活动,学校将参展轻粘土和贝壳相结合的创意手工。
3.继续规范学生室内操并形成常规化管理。探索室外大课间活动,并逐步完成实施。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周四为体测成果展示日,分项目抽学生进行展示,确保2023年体测成绩在全区测试排名中保持第一,全市前四的优异成绩。
4.建立健全完善的校级运动队框架,认真抓好的训练。制定好周密而详细的计划。每天保证训练一个小时。并规范运动队训练制度,要求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争取在今年的各项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5.本学年还将认真准备学校“读书节”----经典诵读比赛,“体育节”----竞技运动会、达标运动会,“艺术节”—班班唱班班弹等。发挥“全员育人导师制”功能,达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人人都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
(五)劳逸结合,抓住关键节点,开展劳动实践教育。
1.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责任感。各班有劳动责任区,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到责任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责任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2.开展"我爱做家务”活动。根据家务劳动清单要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月学会一定的家务劳动技能,如烹饪、洗衣、拖地、整理等。
3.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4.利用“五一劳动周”活动,强化学生集体劳动、家务劳动以及社会劳动技能。
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评选班级”劳动之星””家务劳动小达人” 、“手工达人”、“种植小能手” 等荣誉称号,在全校进行展示评选出学校的“劳动小能人”。把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和班级(劳动)管理情况与绩效考评相结合,有效增强老师们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党建廉政,加强法纪教育,做好党课宣讲。
1.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做好廉政理论学习和廉政党课宣讲。以“主题党日”和“三会一课”为契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2.突出党员示范岗作用。真抓实干、从严要求,发扬“认真"精神,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示范岗活动要与班子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师德建设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争做“三个模范”,即:教书育人的模范,管理育人模范,爱生奉献模范。用“三个模范”提升全体党员的整体素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发挥党员教师的中坚力量。
3.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党员同志要做表率、当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教学标杆,引领教师立足教育教学,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4.开展好党员志愿服务。做好党员服务社区的公益性活动;积极参加社区卫生及防疫活动的开展;做好残疾学生的支教活动等。
(七)保障安全,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平安校园。
1.提高个人安全意识。本着“开展安全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充分利用利用集会、国旗下讲话、晨会、班队会、周五安全讲话等途径根据季节的不一样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好1530教育记录。内容涵盖:交通安全、用电安全、防火、防溺水、防欺凌、防自杀、防性侵、预防食物中毒、各种传染病的预防、家庭生活、户外活动安全和地震等。根据季节变化,定期开展安全形势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以清明节、五一、512等特殊日期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2.落实校园安全保障。每月开展一次安全应急演练活动。使教师熟练掌握应急避险、逃生自救、疾病防控、消防疏散、防洪防汛防溺水等知识,提高师生的应急避险和自救自护本领。加强隐患排查与整治,细化安全管理,切实做好教师的护导值日工作,做好对学生的活动监护工作,保证学生在学校内的安全工作。严格对学生的课间午间活动、上下楼梯、集会集队、体育课、活动课等安全的指导与管理,尽可能地杜绝追逐、打闹等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好护导值日工作,监护学生活动行为。
3.强化安全信息上报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做好学生因事因病缺勤追踪记录,学生缺勤及时与家长联系查明原因,学生在校期间请假要与家长做好交接并留有记录。班级学生发生较轻安全事故,班主任处理后应把发生时间、原因、地点、处理过程、处理结果报政教处备案。班级中发生班主任处理不了的安全事故,救人为先,然后通知学生双方家长,并逐级上报,班主任做好事故发生原因调查报政教处备案。
(八)服务全面,后期工作细致周到,消除后顾之忧。
1.后勤保障和供应。及时采购卫生工具和五金土杂工具,按照规定下发和使用,及时下发教师所需办公用品。根据师生实际情况,报校长批准后,采购其他急需办公办学用品。配合工会工作,在规定的时段内,及时发放工会福利。
2.公物保护。按照学校《公物损坏赔偿细则》,规范公物管理,损坏必须追究责任。总务处将定期进行公物巡查工作,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班主任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对公物的爱护教育。班主任一学期两次负责清查班级内部的公物,填写公物情况排查表。
3.校舍排查和设备检修。不放过任何小细节,存在的问题抓紧时间与工程方进行联系,及时进行修缮。对经常性出现的耗损问题要写出报告,进行整体检修。自己无法维修的,及时联系维修公司进行维修。学生不在校的时候,暖气设备应调到低温运行模式,每周一和周五对供暖数据进行监测,做好节能工作。
4.节水节电节粮管理,促进全体师生节约意识的养成。总务处将根据上级节能减排的相关规定,对教室、办公室、饮水间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浪费行为;联合德育处开展节约粮食宣传,对餐厅进行常规检查,对浪费现象进行教育。
5.绿化工作。枯死掉的树木要及时清理走,并补种上新的树木,联系工程方对新栽种的植物进行定期养护,保证成活率。开春后,组织学校男老师和学生,利用大课间帮助浇水。利用体育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组织学生清除杂草。
学校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新的学期,希望与挑战并存,我校全体教职工将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为更加辉煌的高新三小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