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澎湖小学根据学校发展新特点新任务,跟随围绕办学愿景和育人目标,围绕德育、课程、课堂、管理、文化建设、队伍发展六条主线,倡导“问题化”管理理念,立足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改进,大力提升课程质量、教学质量与管理质量,进一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以课程体系完善促进课程质量提升
学校结合实际,重点进行学校课程体系顶层架构与学科课程群建设。在学科课程群的建设中,重点关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上好基础性课程,扎实开展拓展性课程。
1.完成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积淀、锤炼学校的办学愿景、使命、育人目标,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澎湖小学的特点,建构富有澎湖小学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
2.建立学科课程群。注重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上好基础性课程,扎实开展拓展性课程,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科课程群。
3.骨干教师率先开设“师本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开展适合学生的师本课程,如语文低年级的绘本课程、成语接龙课程,中高年级的小古文课程、体育集体8字跳绳、美术水拓画,倡导教师开发益智课程等。
4.提升体育与艺术课程质量。一是以艺术、体育素养评价结果和分析为基础,扎实研究如何提高艺术、体育课程质量。二是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和节庆活动,提升艺术、体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素养。三是形成学校特色艺术、体育课程。
二、以规范常规管理促教学质量提升
1.向教学常规管理要质量。教学“五环节”的着力点:⑴备课: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尤其重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⑵上课:要关注“学生的学”,教师要学会“倾听”,适当“串联”,及时“反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和倾听、表达、互动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参与度、达成度。⑶作业:作业设计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层次性、选择性、开放性、实践性。鼓励根据学科特点设计特色作业。教师批改及时认真规范,注重及时反馈矫正。⑷辅导:通过当天的查漏补缺,对学困生针对性的进行帮扶。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制定学习目标,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控能力。⑸评价:重视当堂评价反馈、单元评价反馈、阶段性评价反馈,及时发现教与学的问题,及时改进。重视“五环节”的质量管理:一要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二要有评价检查,设计评价工具(检查量表或记录),提倡数字说话;三要有问题反馈,改进措施;四要跟进落实改进。教务处要加强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强化过程考核。通过听课、每日检查、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形式,落实对教师教学“五环节”的管理。
2.重视学科基本能力培养与评价。语文学科着力抓好“四个一”: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手好文章、一种爱读书的好习惯。数学学科着力提升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力求形成一种好思维。英语学科突出单词认读和规范书写能力。道德与法治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科学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信息技术主要培养学生的打字技能。音乐抓好学生视唱、节奏、口风琴演奏的能力。体育培养快速跳绳的能力。美术注重提升线描与欣赏能力。普抓的同时,要有年度重点突破,如“一手好字”和“一副好口才”,进一步明确标准,举行写字比赛和午间小讲堂活动促进。
3.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工作。教务处将落实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制度,对课堂执行情况、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教学实施和效果等进行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辅助评教评学、推门听课等随时了解课堂教学等教学常规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反馈解决问题。
4.加强考试管理和质量分析工作。 认真组织好各年级期末测试工作,全面提升考试的客观、公正和有效性,组织教师及时准确的做好阅卷工作和测试质量分析工作,为各年级和学校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
5.规范学籍管理制度及残疾学生管理制度。对学生入学、转学、报到、变更等情况及时进行造册登记、入籍,对休、复、转、借读的学生严格按制度进行,控制学生的流动。各级组长及班主任要及时上报各班学生的去留动向,以便于教务处准确掌握在校学生的情况。严格残疾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得歧视每一位特殊儿童,保障每一位残疾儿童的学习权利。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既要充分关注和关爱本班残疾儿童,了解孩子的特殊需求,又要保证残疾儿童享有平等、正常的学习权利。同时各任课教师对智力残疾的儿童要有针对性、有层次的进行备课,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保障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个别有特殊情况和特殊要求的残疾儿童要及时上报教务处,不得私自随意处理。
三、以丰富课程促服务质量提升
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开设普惠课程和多彩课程相结合的课后延时服务,低年级以阅读、科技能力培养为主,中高年级以学习辅导为主,开展篮球、管乐团、二胡、美术和舞蹈等托管课程,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其全面发展。
附:教务处工作配档
时间 | 工作要点 | 责任处室 | 备注 |
九月 | 本学期教师任课安排及课表安排 | 教务处 | |
教师教学常规培训 | 教务处 | ||
新学期托管教师安排 | 教务处 | ||
教材、教辅、教具、教学用书、刊物、各科作业本的登记、发放、领取、核对。 | 教务处 | ||
开展“教风学风养成月”活动 | 教务处 | ||
制定学校、学科组、个人各项教学工作计划 | 教务处 | ||
跟进新进校教师课堂教学,规范教学常规 | 教务处 | ||
本月考核重点:习惯养成及各项教学常规 | 教务处 | ||
十月 | 做好一年级学籍建籍工作并组织一年级学生拍学籍照 | 教务处 | |
检查各学科作业学生书写及教师批阅情况 | 教务处 | ||
跟进班级教导会,重点关注团队合作情况 | 教务处 | ||
语、数、英学科技能评价 | 教务处 | 教研组 | |
本月考核重点:作业、学生习惯养成等教学常规 | 教务处 | ||
十一月 | 组织进行阶段教学质量检测 | 教务处 | 教研组、级部 |
“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 | 教务处 | ||
做好学困生辅导工作 | 教务处 | ||
跟进班级教导会,重点关注团队合作情况 | 教务处 | ||
本月考核重点:学生学科技能 | 教务处 | ||
十二月 | 音、体、美、微机等学科技能评价 | 教务处 | 教研组 |
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 教务处 | 科教师 | |
跟进班级教导会,重点关注团队合作情况 | 教务处 | ||
语、数、英学科二次技能评价 | 教务处 | 各教研组、级部 | |
做好区相关处室督导考核评估准备工作 | 教务处 | ||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评价 | 教务处 | ||
本月考核重点:地方、校本课程评价 | 教务处 | ||
一月 | 做好期末检测相关工作 | 教务处 | |
教务处各类先进评选 | 教务处 | ||
学期各项材料收集汇总 | 教务处 | ||
完成期末各项考核统计工作 | 教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