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海阳市行村镇赵疃学校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3-09-13      来源: 海阳市行村镇赵疃学校

字号:

一、教研目标

1.理论学习与教师阅读相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依托主题教研,采用“圈、理、拎”的方式研读教师用书,充分进行教材解读,切实每节课前做到“三清”,即“圈得清”——核心目标、“理得清”——教学脉络、“拎得清”——教学框架。

3.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研读教参制定教学目标,围绕课后练习题设计教学过程,通过观课量表进行评课议课,从而推行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建设。

二、课堂推进

(一)学习与培训相结合,夯实理论基础

本学期,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指导纲要》,我们要求所有语文教师把德育范畴的七个方面(热爱读书、负责任的表达、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中华传统美德、审美鉴赏与创造、多元文化)和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写在备课本的首页,并熟记于心,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同时我们还结合学校的读书计划,语文教研组统一研读《一篇一篇解读统编》加深对部编版教材的理解与运用。通过这一系列的理论学习,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每位教师的授课水平。

(二)实践与研讨并举,注重课堂实施

1.研读教参,解读教材,“把舵”课堂。

(1)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靶心,组织教师在制定目标前,要熟读教材,研读教参。要求第一步读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第二步熟读课文,深入课文的文字,用心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情感。第三步读教学用书和课后练习题,课后习题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具体体现。制定目标前,我们要结合课文内容去读一读课后习题,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2)教学设计与课后练习题相结合。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编排重点和课文内容提出的,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解决的内容,是解决本科教学重难点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要认真研读教学用书,围绕课后练习题理清教学脉络,找出课文的主线,由浅入深,逐级递进。拎清教学框架,有的放矢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3)对教材的纵观把握。研读教参、解读教材,不仅仅是对本

课内容的掌握,更是要做到对全册内容的掌控。特别是部编版的教材,年级与年级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将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使学生的认知得到提升,学习方法巩固提高,促进学生的连贯性发展。

2.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施。

(1)示范引领。本学期初,我们组织语文教师进行课堂示范引领活动。语文组出示了两节示范课,于洁老师的《少年中国说》,董晓伟老师《曹冲称象》。听课前我们制定了观课量表,对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数据记录。听完课后,我们首先让讲课老师先剖析“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节课?”“在实际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如何达成了教学目标?”等。然后听课教师根据观课量表,结合自己的听课所悟,认真分析课堂中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课堂中如何通过设计多种有效的活动去突破教学重难点。评课中我们主要围绕两点进行:一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点是什么?二是通过什么方式实施?这样有针对性的评课议课,使教师对学本课堂的框架更加明晰起来。

(2)学名师、仿名师。学校组织教师观看优秀视频课例,教师每月收看一个课例,记录听课笔记。教师在收看课例的同时,积极模仿课例,学习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

(3)向优秀课例看齐。在观看优秀课例的基础上,我们教师积极撰写精品课例。老师们通过自选课题——详案备课——点评修改——形成精案这四个步骤,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落实到了实处,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课例打磨。学校以本次“教学大比武”活动为契机,组织了学校的赛课活动,要求每名教师执讲一节公开课,进行校内选拔。选拔出优秀教师后,确定海阳市级比赛课题。进行了多次磨课活动,在反复研讨中,切实提高了我校语文教师的上课、听课、评课能力。

三、下阶段举措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和教材的解读研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德育范畴和课程标准梳理下册教材。

第二,通过主题研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途径深入研究课堂,提升我校“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建设。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