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低龄化的趋势日趋严重,近视成为很多父母都发愁的问题。近视早期的主要表现是视力下降,但视力下降是逐渐发展的,儿童很难自己早期发现,等到孩子自己感觉到看不清黑板或者远处物体时,很可能近视度数已经发展较高了。因此,了解近视的相关知识,预防近视的发生,是每个人都应重视的问题。
一、早期近视有哪些信号?
1. 眯眼皱眉:当看远处物体时,经常眯眼。当看不清楚东西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眯眼、皱眉。这是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能够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可以暂时提高和改善视力,使看目标会更加清楚。如果发现孩子经常眯眼看东西,一定要提高警惕,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
2. 看东西时眼睛贴得很近:在近距离阅读时姿势不正确,和以前不一样。孩子做作业,看电视、平板电脑等的距离,如果越来越近,除了及时纠正以外,也要考虑到可能是看不清。尤其孩子反映说看不清学校的黑板或白板;看书时感觉字迹重影、浮动不稳;在看远处后低头看近,或看近处物体后抬头看远时,出现短暂的视物不清的现象,都需要特别注意。
3. 频繁眨眼、揉眼睛:当看不清目标的时候,眨眼、揉眼睛能帮助调节眼睛的曲度,让目标清楚一点。眼疲劳的时候,眨眼、揉眼睛也可以缓解眼疲劳。正常情况下,一分钟眨眼大概15~20次,如果孩子眨眼特别频繁,说明平时用眼过度了,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缓解。
4. 歪头视物: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的影响,可以看得更清楚。如果孩子有斜视、眼球震颤等问题时,也会出现歪头看东西的情况,不论哪种,都需要及时检查。
5. 经常觉得灯光暗:当孩子因为近视看不清时,把光线变强会好一些。家长要留意,如果孩子在家经常要求“开灯”,或者抱怨教室灯光暗,也可能是视力出问题的表现。
二、早期近视的特点
1. 视力模糊:近视患者对远距离物体的视觉呈现模糊不清的状态,而近距离物体则无明显异常。这是由于近视患者的眼球形状发生改变,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无法形成清晰的图像。
2. 容易产生疲劳:近视患者在长时间使用眼睛后容易感到疲劳。这是由于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使得眼睛过度调节,增加了眼睛的负担。
3. 眼部不适:由于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使得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可能导致眼部胀满、头痛等不适症状。
三、如何预防早期近视?
近视的预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只有综合实施以下措施,才能更有效地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1.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用眼时要注意光线适宜,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对眼睛造成刺激。同时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距离,避免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
2.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可以帮助放松眼睛,减少眼睛的疲劳。建议每天至少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
3. 合理饮食:饮食中要保证足够的维生素A和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如胡萝卜、菠菜、鸡蛋等。维生素A可以保护视网膜,增强眼睛的抵抗力。
4.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近视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5.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和干涩,建议适当休息并远离屏幕一段时间。
6. 不过度熬夜:过度熬夜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干涩,影响视力健康。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