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基本情况。
鲁东大学实验小学,专职体育教师5人,兼职体育教师1人。体育馆1个,200米田径场1个,体育器材室1个,篮球场2块,足球场1块,足球20个,排球场1块,排球20个,羽毛球场1块。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开展足球体育运动,坚持开展每日眼保健操、广播体操、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领导重视、思想领先、认识统一目标明确。
我校领导十分重视体育工作,一直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首先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学期初在行政会议上听取体育工作计划,并予以审议;学期结束听取总结汇报。对于学校举行和参加的重大体育活动,则在行政会议上予以协调安排,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学校领导还亲自督促全校大课间活动,以推动学校的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三、继续实施新课标,改革体育课堂教学。
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切实理解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坚韧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等方面发挥体育课程的独特优势作用。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对传统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教学手段化的改造与拓展、延伸、创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本学期体育组积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课后讨论其中的得失。人人上好研究课,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课进行了重点探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后可以改进。开展体育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四、加强管理,促进体育教学工作。
1、抓好体育课教学的过程管理。体育课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门“主课”。既然如此,就必须认真对待,加强管理。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并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
2.结合体育课程标准,因地制宜制订教学计划。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学校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1)抓教学进度和备课;(2)抓常规纪律;(3)抓安全教育;(4)抓运动密度;(5)抓锻炼实效;(6)抓听课评课。
3.为了在区体育节中取得好的成绩,加班加点的抓好各项体育训练工作。同时力争使全校体育达标率保持在98%以上。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和“两操一活动”;增强师生体质。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通过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磨练我校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的提高我校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学校“两操一活动"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一活动”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年来,体育组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退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体育组召开了学校体育委员会议,加强体育检查小组工作的领导,做到定人、定班、定时间,督促“两操一活动”的正常开展,并落实了体育检查结果每周点评制度。针对有的年级广播操质量不高的情况,体育组还组织了各年级的广播操比赛,以比赛促质量,大大地提高了全校的出操质量。学校的眼保健操则主要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检查评比。而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则是我校体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它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组织有序,深受师生喜爱。并于4月份成功举办了我校广播操和善行操比赛。以两操的形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用国学经典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得我校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纪律性。
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健身观念,能初步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学校每学年将充分利用体育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运动会,鼓励全员参与。根据活动安排,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校内年级竞赛活动,如班际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校长杯”足球赛等。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不仅活跃了校园的文体生活,而且确保了每一个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体育组鼓励学生自带体育器材:跳绳、毽子、篮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让他们在课间或活动课时间练习,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达到锻炼的目的。并掀起了一股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潮,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学期初学校制定《健康标准》的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衣海莹副校长的领导下,由体育组牵头,以一到五年级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教师,体育教师、班主任老师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适龄健康儿童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活动。主要是进行了肺活量、身高、体重、跳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50米、50米*8等项目的测试。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本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进行,全校学生的测试成绩良好。健康测试优良率为65.58%,达标率为97.25%。
持之以恒,科学训练,勇创佳绩。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学校教导处和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体育类竞赛的训练分工计划和各训练队的训练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