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经济开发区学校发展规划(2023-2026)

日期:2023-09-11     

字号: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坚持走群众路线,依法办学,以德治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强化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育人,力求做到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促进学校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二、学校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莱州经济开发区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教职工79人,其中高级教师15人。现有教学班18个,在校生570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卓尔不凡”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成功”的办学目标。秉承“厚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努力培养“乐学、善思、合作、求是”的合格学生。

2、学校重点改革方面:

(1)新课程的培训及科研工作。科研促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更新教师观念,抓课堂教学的监控,不断提高教和学的质量,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的研究。

(2)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渗透到各层次教学之中。

(3)办学条件方面。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投资25万元的“机器人”、“智造”和“3D创意设计”三个实验室均已配齐设施并投入使用。

三、学校重点工作和目标:

(一)加强党建引领

严格执行市局党委党建工作部署,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严格“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抓牢思想政治建设,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推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落实“双培养机制”。深化党员示范岗建设,积极开展志愿实践活动,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党建品牌。

(二)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加强班子的服务意识、民主作风,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带领广大教职工努力完成学校规划。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制,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推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努力提高领导的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奉献精神。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廉政制度,做好每年的民主评议工作。

(三)教师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培训,强化为人师表,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有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1、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求教师具有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不断提高新形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努力达到教有特色,为教师们学习创造一切机会、提供条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研知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

2、加强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每年评“先”选“优”,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奖惩制度。

3、在教师中加强计算机知识和和能力的培训和业务提高。实践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与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的整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管理方式。利用教研促进教育交流,实现小课堂高效率构想。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坚持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路子,培养一部分带动一大批。

(四)教育教学改革:

1、落实德育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文明习惯,强化宣传,落实《中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为特色,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工作。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团队、少先队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实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明确各学科功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进一步探索,总结推广经验;以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社团活动小组的活动质量。

(2)论证、调整、确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3)学生体育、卫生、美育等方面工作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康水平。在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等传统大课间活动方面进行研究,提高锻炼效果。

3、开展专家指导、专业引领、注重校本研究的教科研工作。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健全科研制度,加强对科研的指导。认真落实科研计划,坚持从教育、教学实际选题,抓好课题研究。

(1)学校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以学区教研室、教研员和学校科研骨干为指导,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教育评价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掌握教科研途径、方法等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

(2)鼓励教师参与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注重研究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校本研究,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作用,提倡教师开展实践研究,通过教育教学反思、课题研究,以撰写教育教学工作论文、教学课例、教育教学案例、随笔、教学日记等形式,积累工作经验,教师间分享研究成果。坚持每年撰写教学论文、课例案例反思,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工作论文等。

(五)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考核、奖励制度:

继续深化完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探索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增强改革力度,提高学校学科管理水平。学校根据教职工分工的区别,逐步完善有关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量化考核和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校发展阶段目标:

营造清新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独特的人文情怀,创造优异的教育质量。

一年目标: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良好,校园环境优美,教师办公条件有所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两年目标: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良好意识和行为习惯,教师形成“学习、研究、创新”的科研意识和工作习惯。

三年目标: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具有可持续发展特质,教育质量保持在全市学校的先进行列。

四、坚持特色办学,创名校。

1、以德为首全面育人。本学年活动目标是:继续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阵地,鼓励师生全员参与;此外要小手拉大手,德育进家庭,文明传社会。

2、深入建设书香校园。围绕市教体局的工作部署,延续经典诵读,此外,要通过故事会、演讲赛等活动,让活动有声有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巩固已有的读书成果,继续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理念,兴读书学习风尚。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校园阅读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需要、责任、乐趣和生活方式。

3、习惯养成促发展。习惯养成教育是我校历年来的重要德育内容。本学年目标:把“习惯养成教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习惯养成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板报、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推进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4、特色家庭作业,延续课堂教学,扮靓学生课余生活。教师精心设计能体现人文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特色家庭作业来,使作业更具亲和力、吸引力,让这些作业真正成为课堂的延伸。让趣味性家庭作业、探究性家庭作业、选择性家庭作业、个性化家庭作业、开放性家庭作业吸引学生注意力,兴趣提高,压力降低,让孩子可与生活多姿多彩,实践能力增强,素质有所提高。

5、根据莱州市“立德树人十项工程”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开设炫舞飞扬、材料装饰画、快乐排球、百草园生物社等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相对枯燥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修养,陶冶良好情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