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服务、全场景赋能 芝罘区创新律师调解“三全”模式 | ||
|
||
近期,烟台芝罘律师调解中心成功调解一起标的额3000余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在依法保障双方企业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努力找到双方的共同关切,高效解决纠纷,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近年来,芝罘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整合律师队伍资源,探索建立“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服务、全场景赋能”的律师调解“三全”模式,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和实践优势,助力破解诉源治理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政府依法治理,创新律师参与多元解纷新解法。 搭建平台聚合力,夯实全要素保障 (一)完善体系保障。探索建立“1+X”律师调解组织体系,即以“1”家烟台芝罘律师调解中心为基础,根据诉前调解需求,积极拓展“X”个律师调解工作站。 (二)完善人才保障。依托芝罘区市区两级律师事务所,近千名执业律师作为律师调解工作人才储备库,并在各法院和“一站式”矛调中心设立6个律师调解工作站,由优秀党员律师带队,形成“负责人+调解团队”工作模式。 (三)完善经费保障。对当事人明确调解成功的财产案件按诉讼费50%收费,成立芝罘律师调解中心工会委员会,为调解员提供职工权益保障。 闭环调处激活力,畅通全流程服务 (一)分类研判,分流推送,推动矛盾纠纷精准介入。对法院委派的案件和律师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接收承揽的社会案源,对每个案件进行分类研判,因类施策进行分流处理,简单矛盾案件,值班律师即接即派即调;复杂案件,分流至6个专业领域律师调解工作室,精准确定调解方案,提升案件接办效能。 (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推动矛盾纠纷高效调处。案件分流介入后,组建“1名法官+1名书记员+1名律师调解员”的专门调解团队。达成一致调解协议后,协调法院出具司法确认书,赋予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力。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速调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和司法成本。设立至今,调解案件5327件,调解成功1737件,调解成功率32.6%。 (三)跟踪回访,考核评价,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调解结束后,对人民法院指派案件,通过电话跟踪回访;对中心接收的社会案件,通过线上网络平台满意度评价方式回访,推动案结事了。经统计,案件回访当事人满意度达95%。 精准创新添动力,精准全场景赋能 (一)创新速调对接培训机制。邀请芝罘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烟台仲裁委员会优秀秘书等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并就调解平台的各个环节、流程以及庭审技巧、庭审笔录记录等实操性工作进行现场演示。 (二)创新线上线下联动智慧调解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平台,在律师行业党群服务中心搭建线上联通网络,通过科技手段打破空间壁垒,高效便捷地接收、调处矛盾纠纷。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调解网上“一站式”服务。 (三)创新律师调解问效激励制度。制定《烟台市芝罘律师调解中心奖惩办法》《烟台市芝罘律师调解中心考核实施细则》,及时跟踪问效、评先树优。建立律师调解员与法官的对接运行机制、与当事人的回访机制,实现案件进度和办理结果双向反馈,多手段减轻法院负累,提升当事人满意度和调解律师获得感,形成律师调解工作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