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润新小学2023-2024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3-09-01     

字号:


流年似水。润新人始终如初目标明确,步履坚定。本学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将以“夯实基础,狠抓常规,提高质量,凸显特色”为工作主线,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彰显办学特色。

一、 以集体教研为引领,打造高效课堂。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教师提高备课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了避免学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力戒“盲目性”和“走过场”,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结合教研室的相关文件精神,学期初我们确立了“四定、五备、六统一”的教研模式,助力高效课堂。

“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中心发言人)。 “六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随堂练习,统一课后作业,统一单元检测。这里的五备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练习。在这种教研模式的框架下,各教研组的集体教研活动扎实、细致、深入,教师参与积极性较高,教研效率也得以提升。

集体备课每学科每周活动一次,每次一节到二节课,每学期每组教研活动不少于12次。教研组集体备课工作要有制度,有计划,有每次活动的记录,记录包括活动地点、时间、主讲人(骨干教师)、参加人员、以及详细的活动内容(课时授课安排、作业设置安排、听评课安排及下周先周备课安排)、活动效果、过程性资料等。

二、以常规管理为基石,赋能教育教学。

1.加强理论学习。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龙口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以此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2.加强备课及作业管理。严格执行教研室下发的《龙口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1)备课标。下周教学进度的课程标准展示,主备老师依据学科素养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找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程教学要求,依据课标中的课程实施,谈对于本部分教材内容的课标要求的理解及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的想法。结合课标中的学业质量的相关要求加强学科课程内容和课本疑难问题的讨论,其他老师补充建议。

(2)备学情。每位老师根据上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和学情问题进行讨论,由组长汇总,根据问题集体讨论出意见建议,以改进下一阶段教学情况。

(3)备教法和教学策略。根据实际和班级的具体状况,在探究性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项目式学习、学段衔接、共同体教研等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深入探究,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4)备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策略方法,并使其成为学科教研的常态工作,重中之重。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

(5)备习题讲练。讲本周的作业、试卷中的错题及问题进行汇总展示,老师们交流意见和解决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做题方法并通过做题回扣知识点,进一步明确下周试题内容及范围。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新成分教师和老教师有所区别,分层要求;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课时教案要完整详实,注重实效。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针对本人、本班级情况进行不少于20%以上适于自己的个性化创造,坚决杜绝复制他人、一次备多年用等敷衍现象,并且,各教研组要形成集体备课、教师个案和相关课件等教学资源库。

3.加强督导检查。抓实过程、抓严细节,采取多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学校建立教研组集体备课考评机制,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动态管理。教研组长定期检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落实情况;抓好作业管理工作,要结合学科特点、具体学情科学设置作业;组织作业设计交流研讨,开展教师作业设计培训,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作业整体水平;要定期检查教师的个人备课、听课、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并进行记录、总结汇总,及时提出改进建议。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负责对集体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每学期至少四次;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每月至少要参加一个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专题会议,对各学科每次集体备课有效监控,注重存留各种教研活动过程性档案资料,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以习惯养成为抓手,夯实教育基础。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新学年,我们以全面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抓手,采取学校推动、级部推行、班级推进的“三推”策略,引导和规范学生习惯养成,同时逐步使养成教育内容“进课堂、进课程、进活动”,让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常态化,以此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在全面调研、认真讨论的基础上,本着贴近生活、小处着手、实践积累的原则,从“近、小、实”三字切入,对学生提出养成教育十项要求。包括上课、下课、读书、写字、吃饭、路队、卫生等十个基本学习和行为习惯,教育内容非常细化,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常规管理。

四、以读书活动为主线,引领师生成长。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开展读书活

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新学期我们会继续以读书活动为主线,引领师生不断成长。

教师层面:本学期,我们要充分发挥“习典润心”读书社团的引领作用,

实有效的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结合我校传统文化办学特色,我们确定“传统文化与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开展“三个一”读书活动,即阅读一本好书、写好一篇随笔,讲好一个故事。我们希望老师们在读写讲的过程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营养,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智慧。

学生层面:新学期,我们主要从五方面搞好学生读书活动:

1.抓好晨诵午读。我们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晨诵午读,诵读时间是早预备和午预备的10分钟,晨诵《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唤醒生命,净化心灵。午读早精彩文章,增强语感,积累语言。由领诵员主持诵读,全班起立诵读,做到站姿端正,声音洪亮。

2.用好班级图书角。每个班级都要用好班级图书角,定期更换图书角图书,

专门配备一名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借阅、登记、归还工作,通过开展献一本读百本以及好书换看活动,弘扬我校读书传统,让图书角的书真正的活起来。

3.建好读书成长册。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平时读到的精彩

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或自己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读书活动的获奖作品都要记录在册,学校定期举办读书成长册展评活动。班主任要做到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整理,每学期一装订。

4.上好每周2节阅读课。

5.搞好“共读一本书”活动。新学年,根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

确定阅读书目,以月为单位,师生共读一本书。在校期间,确定每天中午预备铃时间为师生共读或者读书展示时间,每班固定小小主持人,主持读书分享会。低年级以精彩段落分享为主,中高年级鼓励学生进行赏析或交流读书感悟。每月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五、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 提升教学质量。

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着眼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研活动必须要有序开展。新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润新共同体“高效课堂”观摩月活动。活动由组内研讨和校内观摩两部分组成。届时我们将邀请润新共同体各学校名师、骨干教师走进润新小学,与本校教师同台展示,共同研讨。同时积极推进“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深入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要有机融合华为智慧云教学平台,持续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讲”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向“讲得精彩”目标迈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此次课堂观摩,学校侧重于两个方面的考评,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否提高;其次是课堂上小组合作是否有实效性。)

教师授课要做到眼里有学生、心中有课标、手中有教材和教案。要按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教材的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提出内容要点后,鼓励学生自主思维,全员参入,最后教师纠错,整理出内容,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思维对话中完成,学生自然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六、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能力。

本学年,我们坚决落实双减政策,五育并举,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数学方面:开展“我是小小数学家”数学思维竞赛活动。根据教研室工作计划要求,各年级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思维拓展训练,建立相应题库,每日拓展一题(或每周3题),定期进行测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提升的机会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方面:本学期,我们将把作文专项训练和晚服务结合起来,每周进行一到两次针对作文资料积累和写作方法提升的训练,在积累中丰富学生语文材料,在实战中提高作文水平。同时开展“我是写作小达人”作文竞赛活动,以赛促写,以写促读,不断提高学生读写水平。

综合实践方面:每学期开展家务劳动展评,通过个人展示劳动技能,在班级评选出“种植小能手”“清洁小能手”“收纳小达人“”自理小达人”“美食小达人”“妙招小达人”,学校期末评选学校“家务劳动之星”。有效的评价,肯定学生劳动成果,激励学生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

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既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检验,又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

2023年9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