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向内要质量,对外树形象。突出党建引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工作目标:
点滴进步、不断进步。鉴于初三初四学习基础较差,我们的要求是:不求排名,只求进步。
三、主要工作计划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提升。积极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三笔字、普通话等训练,并落实好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的推门听课制度,以听促教。
2.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重视英语学科的口语教学、理化生学科的实验教学、语文学科写字和 “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工程”、数学学科的计算能力等教学。每个月我们最少安排一次教师或学生的基本功大赛,并进行表彰。
3.完善整体捆绑评价机制。
4.抓好重点年级、重点学科的教学,做好迎接会考和中考的教学工作,这也是我们的核心工作。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抓好会考学科和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
根据考试安排及学情多次召开毕业年级家长会和初三、初四优尖生家长会,通过及时的家校沟通,争取获得家长最大的理解和支持。这学期还要开好中会考教师会,中会考成绩分析会,及时跟踪中考、会考的教学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有计划、有方法的制定整改措施,并让整改落到实处。
(2)做好试题的研究工作。教师要把近五年中考、会考试题全部做一遍,弄清题型、题量和难度变化,把握命题特点和趋势;研究中考、会考复习的策略及措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中考和会考教师,本学期教学资料的检查,我们侧重于复习策略的研究、试卷的批阅情况以及教师对中会考试题及其他试题的做题情况。
(3)配合市教科研中心做好中考模拟等检测性工作。针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扎扎实实的做好教学工作。
(4)重视培优补偏工作,确保优秀生不缺腿,尖子生不掉队。制定补偏计划,找出偏科学生,指导学科教师重点关注、特别辅导。制定优尖生培养计划,确保优尖生能吃饱,成绩有突破。优尖生培养这项工作,我们在上学期就已经按照教科研中心的要求启动了,并在所有的节假日、工作日均按计划予以落实。
5.抓好教研组建设,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继续抓好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长在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组织和牵引作用。对于教学工作,我们学校遵循的规矩是由学科组长专业引领,由级部主任督导监督,由教导处进行日常管理,教导处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教师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各年级的教学情况,有的放矢地调整相应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任何领导对于学科组长的工作要不打折扣的全力配合,不得乱发言、瞎指挥,充分发挥学科组长的专业引领作用。这也是最近2年,我们学校在优质课评选、教学大比武等方面取得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继续开展好校内集体备课活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教师自备—集体研讨修改—课堂实讲—课后点评”这一过程,再结合立标课、达标课等公开课活动,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公开课安排先是立标课,再是达标课,从开学第二周安排,一个学期全体教师一般能安排1轮,其中青年教师能安排2-3轮。第二学期为了把精力投入到中考、会考、实验技能上,一般安排1轮。
6.重视班级管理,提高班主任管理学生的能力,注重习惯养成,把培养学生守规矩、懂礼仪、提高学习成绩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7.重视课堂教学,强调课堂内容当堂讲,当堂练,当堂测,保证堂堂清,把学生放回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8.深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重视课后作业的布置的监督。
9.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10.深化体育课堂教育改革,开齐开足课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1.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提高美育质量。
1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每年我校都会根据教科研中心的安排,认真举行心理健康月活动,对于毕业年级我们侧重于考前、考后心理辅导。
13.加大推进劳动实践教育,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开展劳动月活动,继续提高我校作为烟台市劳动示范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4.加强家校沟通,密切家校联系,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积极落实“一体两翼”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15.继续加强常规督查力度,突出精细化管理和实效性管理。所有工作和计划的落实,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在广大教师身上,所以荣誉分配要公平,日常管理要到位,对于教师的日常管理,我校尤其重视。我校的做法是每天至少到各办公区域和教学场所巡查1-2次,发现问题,直接通报到教师群,并由教导主任当天予以落实,经当事人、级部主任签字确认后留存,作为评先树优、评聘进档的重要依据,并根据违规违纪次数给予集中学习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在办公例会上通报、在教职工大会上通报等处理。
学校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新学年,新形势,我校全体教职工将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取得更好地成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