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山东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快构建具有烟台特色的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全市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烟台市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及莱山区劳动教研会(2021.9)精神,与本学期学校工作需要,制定本校劳动与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二、劳动与综合实践教育目标
(一)落实“1+1+X”劳动课时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真正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
(二)在争创市级劳动师范点校的过程中,探索形成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支持的三大资源路径,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三)在完成基本的劳动教育课时同时,探索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在我校的融合实施。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突出劳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实施,积极探索探究式、体验式、项目式、契约式等劳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四)完善我校多彩实践课程中的劳动与综合实践课程设置。
三、实施路径
(一)落实1-5年级每周一节的劳动必修课,完善且规范劳动备课;落实每学期一个劳动周,结合学校的整体规划与安排进行劳动周的劳动实践与教育;落实每周五下午“多彩实践课程”;在劳动必修课与多彩劳动选修课的基础上,每学期开展一次劳动成果展。
(二)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性和技能的梯度性,对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进行系统设计,在烟台市劳动教育清单基础上建立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劳动清单。在家务劳动契约制实施期间,按照“家务劳动超市”,指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契约制实践活动。
(三)班班有责任田。开展校内“三尺田园”种植活动,依托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农禅谷开展农业种植活动。
(四)借助校内各功能室、食堂等场所开展校内劳动实践竞岗。
(五)依托校外基地九开生态园、海昌鲸鲨馆开展劳动实践研学旅行活动。
四、评价制度
(一)建立双向沟通的校内三级评价制度。每一次实践活动,采用劳动实践记录表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负责教师评价,记录实践结果,反思实践效果,从而改进实践方式,督促学生成长。家长和教师通过“校内直通车”方式,沟通实践优缺点,不断完善劳动实践活动。
(二)建立学生自我成长过程性动态评价制度。利用学生个人劳动实践档案袋,记录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过程,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评价。低年级可点亮星星、或贴画方式评价,中高年级可用劳动作品展示的方式记录实践过程。
(三)建立学期末评选“劳动小明星”的阶段评价制度。结合学生日常劳动情况,依据学生档案袋中所记录参与劳动实践情况,及日常班级管理中班级优化大师计分情况,个人自荐基础上,民主推选出学期末的“劳动小明星”。
五、具体安排
时间 | 校内 | 校外 |
9月、10月 | 校内“三尺田园”种植菠菜等冬季蔬菜 | “丰收节”活动:金风送爽收硕果 谱写序曲庆丰收 农禅谷 九开劳动实践基地 |
10月 | 线上“厨艺大赛” | |
11月、12月 | 九开劳动实践基地智慧农场 海昌鲸鲨海洋公园 | |
1月、2月 | 寒假综合实践活动、家务劳动、社区申领劳动 |
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