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自由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和名著等。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读书习惯,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系列化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读整本的书,多方面增进语文积累,丰富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学会并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与发展独立阅读、思考与辨析的能力;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感受情境和理解作者意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开展适合相应学段、年级及学生自身兴趣的阅读,拓展学生学科之外的视野与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获取多方面信息与知识,提高人文科学素养。
4.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以阅读活动“磨性子”,培养毅力,涵养心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格和理想追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三、活动主题:书香润校园 好书伴成长
四、活动时间
2023年9月——2024年1月,活动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23年9月,为准备阶段。主要任务:制定方案,研讨本年度读书的书目,开展本年度读书活动的启动仪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为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按照方案认真落实,开展各类的读书活动,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第三阶段:2024年1月,为总结阶段。主要任务:对本次活动的进行总结和反思,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明星”,并在全校进行表彰。
四、活动安排
(一)加强组织。
1.创建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高文军
副组长:范晓昀、张涛
2.创建读书活动实施小组
组长:李娜
副组长:徐晓倩、乔秀锦、刘静、王立平、刘雨
组员:各班班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
(二)营造氛围。
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班级要加强“书香班级”环境建设,黑板报、图书角等符合班级的特点,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三)活动内容
(1)学生每日一积累
依托《经典诵读》校本读物、《传统文化》读本诵读古诗词,要求学生每天都有背诵积累内容。
(2)学生每天阅读一篇文
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篇文章或整本书的一个章节,做好摘录笔记并能简单记下读后感。
(3)亲子共读一本书
提倡低年级学生每天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亲子共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师生共读一本书
通过每周一节阅读课,师生共读整本书,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获得阅读体验,并将这种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之中。
(5)教师每课拓展一篇文,课后拓展一组文。
教师依托教材,根据统编教科书的编排体例,紧扣每课的人文主题或语文要素,每课要在课堂上拓展迁移一篇课外阅读内容,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课后拓展一组文,积极构建单元拓展阅读的语文课堂。
(四)落实活动
1.制定读书计划书
(1)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我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宣言、目标、措施等。
(2)班级学校读书的相关要求,制定出班级读书计划,其中要有措施、有效果,简洁明了。
2.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孩子有书可读
让学生的家庭藏书“漂流”起来,加强交流,为好读书的学生提供可以随时读书的机会。根据“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鼓励学生课外多读书,增加阅读量。
3.保证阅读时间。
晨诵:每周的语文早读时间,背诵《经典诵读》校本读物。
亲子共读:学生回到家里,可以和家长一起读书。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4.举办读书博览会
每一天课前十分钟,各班级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我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构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5.出读书小报
(1)每个学生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忙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每学期出版一期读书小小报。
(2)班级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小小报评比活动。
6.参与读书实践活动。
(1)各年级学生完成《读写乐园》,要求书写工整。
(2)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主要以校本读物《经典诵读》为主。
(3)特色活动:
“我读书,我快乐”的演讲活动;开展“一本书的力量”征文活动;开展“我是小小朗读者”诵读活动(朗读课文)。
6.检查评比。
(1)每月检查一次班级课外阅读开展情况,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读写乐园、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小报、阅读记录卡、阅读交流卡等,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表彰。
(2)学期末进行“书香家庭”、“书香班级”、“书香少年”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奖励。
“书香少年”评价指标:
一级:能够经常读书;
二级:每天坚持读书;
三级:每天读书30分钟;
四级:每月能完成一本必读书目;
五级:敢于在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六级:能够坚持写读书记录卡、读交流卡;
六级:能够自主完成读写乐园,且版面设计漂亮;
七级:能够高质量阅读,书中有批注;
八级:每月读书2本,且能用征文、读后感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
一年级达到四级则获得“书香少年”称号,二年级达到五级可以获得“书香少年”称号;三年级达到六级可以获得“书香少年”称号;四、五年级达到七级可以获得“书香少年”称号。
“书香班级”要求:
班级图书角有一定数量的藏书(至少达到人均两本),且能在学生中进行流动,使教室里充满书香。班级学生能够主动借阅图书,并根据年级段特点进行好词佳句的整理、撰写读书笔记。
“书香家庭”要求:
营造“读书的孩子真棒,读书的父母真美,读书的家庭真好”的良氛围,家庭内藏书达到一定数量,平时家长能和孩子一起读书,并且每学期能以文章形式完成一份亲子共读的感想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