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开足开齐开好劳动课程,高一年级每周 1 课时。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课外根据劳动清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
二、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教师自主开发,同时以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实践活动手册》教材辅助进行教学。
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做好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促进学 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意见》和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育人目标
1.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领悟劳动的价值,能够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 荣的观念。
2.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为将来的生 产、生活奠定基础。
3.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 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课程实施
坚持学校和家庭、社会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 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宿舍卫生及劳动区卫生等日常劳动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 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 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
1. 落实劳动课程设置
学校开足开齐开好劳动课程,每周1 课时,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学校加强日常督导,确保落实劳动实践时间。每学年开设一次劳动周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2. 确定教育内容 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
中学生注重基本劳动习惯养成,感知劳动乐趣,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劳动,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体会劳动光荣。结合实际,开展一些家政、烹饪、 手工、园艺等相关内容和活动,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
3.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1)加强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开展劳动主题教育班会、活动等,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①注重学生的自我服务。学校日常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 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的物品可以分工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
②建立校园值日生制度。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清洁和绿化美化活动。学校加强各项工作的日常管理,班主任加强本班学生劳动技能培训,通过“争先创优”提高学生的劳动光荣感和集体荣誉感。
③开展好劳动教育活动。学校依托学科教学,指导学生灵活掌握各类知识和技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鼓励日常家庭服务劳动。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密切家校合作,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要求孩子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让孩子学会掌 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 1 至 2 项生活技能。
①各班级利用学生大休或家长会的时机,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②家长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由家长做指导,让孩子有所收获。
(3)丰富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学校以“研学活动”为载体,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利用相关的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家长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新农村,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文化。
四、学校劳动实践月活动方案
劳动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全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增强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学校决定通过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美化相结合,开展校 2022——2023 学年劳动节实践月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2023年 5 月
(二)参加人员:莱阳市第九中学全体师生
(三)活动内容
1.劳动卫生习惯教育:加强学生劳动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培养,用于日常行为的一举一动。从参与到相互监督,积极参加班级、校园劳动实践活动,保持教室、校园清洁美丽,打造和谐校园。
2.班级卫生大扫除:开展每月 1 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大扫除活动。清理班级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人人动手,参与劳动,清洁班级,美化校园。
3.教师职业体验:体验教师这一职业,通过授课、主持班会、处理师生、生生关系等环节,增强师生情感。
五、学生劳动清单
(一)、家庭劳动
1.每月整理一次衣橱
2.每月清洁一次厨房或卫生间
3.用洗衣机为家人洗大件衣物
4.周末或节假日独立为家庭做一顿正餐
5.为家庭策划一次出行活动
6.承包家用小电器、网络设施等的基本维护与修理
7.每学期完成一次家庭环境美化设计
(二)、学校劳动
8.每天整理宿舍内务
9.合作完成卫生区清扫
10.每月参与至少一次校内志愿服务
11.每学期合作完成一次班级文化设计与刊板制作
12.每学年完成一次校园文化设计或校园环境美化
13.为班级或学校策划一次大型节会活动
(三)、社会劳动
14.每学期进行一次赛事、场馆、春运等志愿服务
15.每学期参加一次敬老、助残、扶弱等社区服务
16.每学年参加至少两次职业体验
劳 动 教 育 ----
职 业 体 验 活 动 手 册
班 级:
姓 名 :
指导教师:
单位:莱阳市第九中学
高中劳动教育活动报告----职业体验 | |||
职业体验要求: | 职业体验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景中见习、实习,体认,如军训、学工、学农等,它注重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生涯规划能力。职业体验的关键要素包括:选择或设计职业情景;实际岗位演练;总结、反思和交流经历过程;概括提炼经验,行动应用。 | ||
体验名称 | |||
体验活动准备 | |||
体验过程 | 初期: | ||
中期: | |||
末期: | |||
成果展示 | |||
劳动收获 | 技能角度 | 情感角度 |
课 堂 评 价 表
活动内容: | 班级: | 姓名: | |||
项目 | 评价要点 | 自评 | 互评 | 师评 | |
一、 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 1.课堂上积极互动,认真参加活动并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 ||||
2.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 |||||
3.主动提出自己设想 | |||||
4.乐于合作,主动与同伴交流、尊重他人。 | |||||
二、在活动中获得的体验 | 1.善于提问,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 ||||
2.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积极“反思” | |||||
3.实事求是,尊重他人的想法与成果 | |||||
4.活动中遇到困难不退缩,并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 |||||
三、在活动中学习方法的掌握 | 1.能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 ||||
2.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 |||||
3.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 |||||
四、在活动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 1.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探索欲强。 | ||||
2.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
3.挤挤时间,发挥个性特长,施展才能。 | |||||
自己的总体评价:满意 基本满意 继续努力 |
(一)学校教育成果展示
(二)家庭教育成果展示
(三)社会教育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