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总目标,坚持“科研兴教,教科研兴校”战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组织机构
健全在校长领导下以教导处牵头的年级组以及学科教科研组,分工协作,以具体落实学校教育教科研工作。
三、教研目标
本期教科研工作,我们将从教科研组教科研工作、教育科研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通过各项教科研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实现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使教师提升驾驭课堂能力和实施新课程的本领,力争我校教科研工作有特色、有实效,教学工作升档次、上台阶。
1.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和角色。
2.优化课堂,有效训练,提高课堂效益。
3.科研课题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德育课题的开题与研究,二是落实教科研组校级课题。
4.教师队伍专业化。培养一批学科教学标兵和校本教科研带头人。
四、本学年校级教研的类型
1.教学优质课比赛,全员参加,逐级选拔(10.11—10.20)
2.青年教师研究课 ,35岁以下参加(10.25—10.27)
集体备课安排时间:
周一 上午第二节 语文 下午第二节 数学
周二 上午第二节 英语 下午第二节 物理
周三 上午第二节化学 下午第二节生物
周四 上午第二节政治 下午第二节历史
周五 上午第二节地理
五、工作重点
1.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掌握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才能更好地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为此,我们学习教体局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上学校图书室借阅《高效课堂下的常规要求》、《高效课堂22条》等材料印发给全体教师,供教师业余学习。
2.加强观摩交流。
我校前期没有集中进行高效课堂的专题科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高效课堂建设少走弯路,本学期我校教研决定开展以下五方面的活动,使高效课堂的专题科研切实的应用于平日的教学活动中。
(1)个人、集体备课相结合,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再集体备课,得到一份最佳教案,帮助教师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2)开展优秀教师示范课等教学观摩活动,让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期末考试中成绩优秀的教师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3)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研究课,将教研活动中的专题青年教师进行学习和再研究,确保将教研活动中的一些闪光点能够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将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依托研究课讨论解决、实践体验、深入研究。
(4)全体教师进行“教师大比武”赛课活动,实现学科教学专业引领的一个大舞台。
(5)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到外校听课、学习培训的老师,要把外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进来。以学习心得体会的形式同学科组成员交流。
六、工作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更新观念,转变教学行为,顺应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潮流。
2.加强教科研组管理。教科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间充裕,充分体现“新、活、实”。
(1)充分发挥各个教科研组的作用,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每两周至少要集体备好一节课,并确定授课教师,组内教师统一听课和评课,以确保“说、上、评”活动的落实。
(2)进一步落实“每月一讲”活动。各个教科研组要依据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月确定一个主题。
(3)活动开展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
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认真抓好艺体教育教学,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教育科研要有实效,要紧贴教育实际,紧贴课堂教学。要善于将研究的经验、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帮助解决教学过程的困难和问题。并从中进行提炼,形成专题研究。
招远市张星镇宋家学校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