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计划】招远市金晖学校小学部2023-2024学年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日期:2023-08-29     

字号:

一、指导思想

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烟台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烟教发〔2022〕6 号)的精神和要求,落实招远市教育和体育局、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要点,进一步提升全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校本教研,提高学校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学校深入开展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加强学科教学课例研究,落实学科德育实施纲要,抓好学科德育课例研究,推进德育一体化工作。

二、教研组织

组  长:王芬霞

副组长:王玮  李雅

成  员:李凤培 郝绍丽 马淑霞 刘晓梦 盛海聘 刘娟

二、教研工作目标

1.教学管理有突破。强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品质化。

2、教学研究要有新举措。实施校本教研、主题式教研,进一步提升教研工作的多样性、针对性、实效性。

3.教育教学质量有新提升。夯实学生基础,抓实根基教育,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4. 抓好学科德育课例研究,研读教材,反思课堂,德育课程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深化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做到态度积极,步伐稳妥,作风扎实,工作深入,把德育课程纳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并切切实实地加强对教师实施德育课程改革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本学期,我校的理论学习坚持以自学与集中交流相结合,以《2023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为主要学习内容。每周业务学习时,使每位教师能从“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新课程的价值和意义,用崭新的观念、科学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拓展空间、创造机会。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1)配合课程改革,利用教育信息网的资源重点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学习和实践探索中,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教学行为。

(2)多创造机会让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积极参加市教育局、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种教育科研培训,同时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的联系,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提升自我。外出学习的教师要细细消化知识,积极推广所学。

3.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搭桥;加强各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各教研组长的作用,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实施高效课堂,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继续将“高效”当作一把“硬尺子”,作为备课、上课、平时讲说课、优质课评比、论文评选的主要依据,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堂,运用策略,自觉地渗透课改的新理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1.加强备课。备课推行集体备课,鼓励电子备课,强调二次备课。平时要超前一周备课。普查、抽查与复查结合:实行每两周一小查,每月大检查的工作程序开展,按检查—总结—整改—再检查—再整改的原则对成绩落后的班科教师教案进行重点复查;推门听课后抽查教师教案。教案综合评定列入教师责任制考核。

2.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以课题促课堂。

3.加强听课。

继续实施“推门听课”制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门听课的评价,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准备(备课、批改等),更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理念更新,要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纳入评价范围。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探讨策略、解决问题。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听课后要写好总评价、评课要做到“三个一”,即发现一个亮点,找出一个问题,提出一条建议,提高评课效率。

(三)严抓教学管理,为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1.进一步强化教学组织、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工作五个教学环节管理;定时与不定时地对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深入课堂,发现问题,解剖问题和解决问题。

2.改进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常规制度,建立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监控——评价——改进”体系。有效实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体现“三读六说”, 即读教材,读教学用书,读相关素材;说目标、说重点、说难点、说教学准备、说教学环节设计、说训练设计。说先前经验与教训。杜绝无教案上课的现象。

(四)加强课例研究,深化学科主题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研能力。

1.开展主题理论学习,奠定主题教研基础。学校要继续加强学科主题教研,组织教师围绕主题进行理论学习,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2.加强学科集体备课,研讨课堂教学设计。

学校以课堂教学设计为核心加强集体备课,组织学科组研究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搜集教学资源等,让教师在备课磨课中提高授课水平。

3.组织观课议课活动,形成课堂观课报告。

4.加强教学课例研究,拓展延伸主题教研。

学校加强教学课例研究,结合学科教研活动的相关材料撰写学科教学课例,进一步拓展延伸主题教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五)加强单元整合与拓展阅读,推进“大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拓展阅读,深化单元主题教学。

继续深化单元主题教学,加强单元整合与拓展阅读,简单认真地教,轻松扎实地学。首先,课内少讲多读。其次,围绕单元主题组织学习阅读。教师要精选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美文,组织学生阅读,扩大学生视野,以读促写。

2.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感悟传统文化内涵。

要进一步加强《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系列丛书诵读,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六)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统筹安排,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与策略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充分认识课改的价值和意义,围绕课改组织多种研讨活动,立足课堂,加强研究,让德育课程的触须伸到每一节课中,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本学期将围绕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开展学科教研,课题要小,可操作性要强。

1.优化校本教研方式。坚持实用实效原则,积极开展年级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教研活动,研究教学难点,破解教学难题,及时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防止形式单一,方法僵化,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2.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教学研讨,促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如:青年教师汇报课  评优课 骨干教师展示课。

3.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为课程改革实验服务,并认真做好课题研究的撰写及实验资料的收集工作。

4.本学期共分八个教研组进行活动。教研组长要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好每次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改活动时间,更改时间必须上报分管领导。教研活动要达到每周一次的基本要求,活动形式主要分为:学习、交流研讨、观摩名家录相、课堂展示、听评课、外出学习等形式进行,各年级教研组要根据本学科、各年级的教学特点精心设计本学科教研计划,确保活动质量和活动效果,活动时间要具体到周,即第一周,第二周等各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活动的目的都要写详细。教研组长不但要负责本组活动的组织,还负责本组活动材料的整理,活动材料整理要整齐,项目要完整充实,不应付。学校将根据材料的整理情况给予责任制奖励。各教研组要在活动前一天要及时通知相关领导,及相关教师,活动当天要做好考勤,记录清未到人的姓名,并注明未参加的原因。

5.各教研组在安排教师讲课时,教师的教案必须通过集体备课产生,而不是教师自己个人的事情,教师个人是体现集体备课的授课过程,是整组的事情。评课过程中同样要注意活动不是评价该教师授课怎么样,而是评价本次活动集体备课的情况,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效果、重难点的设置是否合理。

6.相关组的教师必须要按时参加活动,不能按时参加活动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责任制处罚。

(七)抓好新教材培训,学习培训专家讲座,提高教师研读新教材能力。

(八)规范教学秩序,抓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

四、各组活动重点及方向

语文: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继续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以及“诵读经典、知行合一”的自觉性,使之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按照烟台市教研室推荐的统一书目进行推荐阅读,要求师生共读,教师要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进行有效引领和指导,要掌控学生的阅读进度,并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同时,要充分与家长交流沟通,使之认识到阅读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家校合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数学:

数学教研组要继续开展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素养为目标,展开有针对性地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两次教研活动要有明确地教研主题,不流于形式,围绕教研主题实实在在展开集体备课、磨课、观评课活动,保证教研活动地有效性。

英语:

英语教研组要继续开展英语自然拼读教学研讨活动,活动要继续落实自然拼读取得的经验做法,并让教师继续深入学习相关理论,观摩省市优质课评选教学视频,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在集体备课、观课议课活动中,掌握自然拼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科学:在观察、实验、活动中探究科学。

品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围绕“实践体能式教学模式”“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研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音乐: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丰富课余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美术:激发全体师生的艺术创作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特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没得感受能力、艺术判断能力和审美情趣。

体育: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在满足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


招远市金晖学校

2023.08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