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校教学工作将紧紧围绕市教体局、市教研室的工作部署,沿着“规范-优质-特色”的学校发展路径,以“科学规划,教研引领,过程跟进,务求实效”的工作理念,夯实“师生常规”根基,突出“三课联动”教研重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持续、有效、高效发展。
二、工作策略
1.切实落实“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级部领导,学科领导、教研组长职责,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
2.切实树立“工作有规划,开展讲落实,落实重实效”的工作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过程跟进与落实工作机制。
3.以“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评比检查-整理总结”为工作推进和档案建设思路,以“静态展示+动态展示”为工作的推介和呈现方式,既关注工作过程化管理,又呈现终结性成果。
三、具体措施
1.树立坚持教学中心,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
结合上学期学生学习状况和各年级检测情况,学校客观分析了教学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深入剖析了当前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因此,针对我校当前教学质量的危机,我们必须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新学期教学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提高质量义不容辞,提高质量名正言顺,我们要理直气壮抓质量,毫不动摇抓质量,狠抓教学的过程性监控,绝不放松。
2. 抓好学科核心素养学习实践活动
严格按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式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由教学研究向教育研究转变,由教材研究向课程研究转变,由考试研究向质量研究转变,切实抓好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实践工作。
严格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课后辅导等一系列教学常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课标课程,夯实教学基本功。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组织学科核心素养主题教研,引领教师课堂改革。学校将依据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要求,组织学科核心素养主题教研,通过示范课引领、专题讲座等方式,全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育人方略,总结学科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的一般规律,引领教师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修订和规范主题教研,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各教研组组长、教师个人围绕学校校本教研研究主题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学期学校不少于共8次的校级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每学期承担不少于一次的校级教研活动。
每次活动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都由学校以及组长根据学校学科特点进行安排、制定,确保有新意、有意义、有成效、有收获。
注意资料的积累、规整等工作。包括每次活动的通知、流程、记录、反思、设计、个人发言材料、活动总结、录像、照片等收集齐全,规整装订。
4.深化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扎实推进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本学期的评价工作进一步做了新的调整和完善,针对学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赋分评比。
特别强调:课堂教学围绕主题,做到主题要“明”,要紧紧围绕学校研究主题进行备课、设计、上课等;教法要“活”,倡导个性化,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特色。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使课堂达到高效;手段要“新”,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达到整合。
赋分标准:领导平时听课占30%;组织一次全员全学科“课堂达标”优质课评比活动,领导评价占30%,同年级段教师的评价占40%,学期末汇总,同组年级进行评比,评选优质课的节数占本年级段的1/2。将成绩计入教师责任制考核。
5.加强教学常规精细管理,提高科学管理的力度。
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跟踪调查,确保教学秩序的良好运行。
保证40分钟的教学时间,严禁在学生上课的40分钟内欺占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做其他事情。
科任教师在学校事务工作与自己课堂教学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调整好教学与其他事情的关系,并与班主任教师协调、沟通,严禁没有经过学校批准私自停课,一经发现严肃批评。
加强随堂听课的力度,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教学主任坚持每周深入课堂听评课2-3节。全体教师也要利用空节课进入课堂听课,形成互听互学的氛围,做好听课记录,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每节课有针对性的听课意见和综合分析。真正达到听了、学了、思了、收了的目的,学期末评比听课记录并记入考核。
坚持教学精细管理,上课及时走进教室,下课不早离开课堂,不坐着讲课,不接打手机,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充分利用好早自习和午自习的时间。早自习体现"读",校园内听到的是朗朗的读书声,且声声悦耳,午自习体现"静",教室里看到的是学生写作业和看书的镜头,且专心致志。周三,各年级1班早自习英语,周四各年级2班早自习英语,其余各班语数学科,班主任自行安排,英语教师做好周三周四早自习的巡视工作。
空节课时间严禁结伴闲谈,做私活,教师充分利用好空节课的时间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或听课学习。下午放学进校后,听到办公铃声教师立刻走进办公地点进行备课、批改作业,或在教室内辅导后进生,放下一切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投入教学工作。
体育课在正常教学的基础上,每节课不丢弃最基本的稍息、立正、队列等训练项目,每周不丢弃广播操巩固,体育教师合理安排好三项体育内容的教学。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一节,由体育教师上。艺术、体育特长小组开学第一周立马成立,并选取优秀资源进行计划培训,艺术工作坊等相关负责老师做到早布局,早打算,有条不紊开展活动。力争在本学期在教育和体育局举行的各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6. 加强对教学常规标准的细化补充工作,继续加大对教学常规的检查督查。
本学期,狠抓班内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完成作业的严重后果。让每一位家长感受到学校和教师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和辛勤付出,及时与家长沟通,借助家长的力量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要做到有布置必有检查,必有批改必有讲评。学校随时进行督查,奖罚分数计入教师教学常规考核。
利用周知识检测训练,狠抓质量提升。
学校继续加强周知识检测训练的监控工作,每次周知识检测训练都要对班内成绩做简要分析,对学习扎实,进步明显的学生及时予以鼓励
教师继续进行主题学习,学期教师学习总量不少于10篇,本学期主要学习《山东省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等相关内容,做好勾画、分析、批注、反思,并在学期末装订成册,期末评比纳入教师责任制考核。
7.加强培训学习,做好网络资源平台管理,充分利用网络优秀资源,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学校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领导部门开展的各项与教学有关的活动。加大网络教研力度,加大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听课的力度,学习者做好记录和反思,让外出学习时间不浪费,有成效。同时,重点培养青年教师上优质课、上好竞赛课。
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督促大家利用国家各类优质网络平台上的课程资源,抓好学习、反思,会学习,会反思,将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8.凝心聚力抓成绩,稳步提升有成效
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中心和主线。树立教学质量核心地位,以质量求发展。心中有成绩,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行动有跟进,成绩有实效。
(1)知识本位。梳理知识点,理清题型,形成各学科清清楚楚的课时和单元知识体系。(教研组内集体备课)
(2)研究考点。各学科领导收集、分析近几年的抽测考题,进行集体教研分析、教研组分析。(学科领导牵头落实)
(3)测评跟进:实行“日练周测月评双过关”。以“双基”掌握为目标,以测评分析、质量监控为手段,实施“日练、周测、月评”和“知识模块”测评活动,加强测评力度。语文可分为“写字秀”、“阅读比拼”、“作文竞赛”等形式的知识切块测评活动;数学的计算、解决问题等。
语、数、英学科,学生个人做好错题、典型题整理,教研组落实好错题以及典型题的二次过关。科学学科每个单元要结合教材、教参归纳整理出清晰的单元知识提纲。(教研组内分工负责)
9. “一岗双责三管控”。成绩管控与提升,实行一岗双责,三级管控制度。教师要对个人所任学科成绩负责,学科领导要对分管学科成绩负责,要掌控学科全局,投身到学科成绩提升当中去。同时,加大“月评”力度,掌控过程教学质量,平衡发展,同步提升。实行“教研组-学科-学校(教导处和校长室)”三级管控网络,同学科平行班级成绩差距,超过5星,教研组长组内找原因,学科领导分析学科原因,同时上报教导处,坐诊课堂,听取三轮课,即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
10. 多方协同。
(1)习惯能力协同。做好整理、总结、反思;做好学习计划;晨午间自主活动;
(2)小组协同。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拉动、小老师帮带作用;
(3)常规协同。齐抓共管,学生的课堂、课间常规纪律,让学生收心,守正,上进;
(4)家校协同。班主任、任课教师紧密配合,对有问题的学生,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
11.要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要求,开展基于文化引领的学校课程建设,特别是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做一些探索和研究;以及从“立德树人”、“学生核心素养”入手,围绕着“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等方面,提炼课程核心灵魂,筛选、打造精品课程。
总之,新学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全体教师要以学校教学工作为重,增强责任感,学校的教学工作会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