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文化路学校按照教科研中心总体工作部署,根据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守正创新,坚持以课堂改革为重点,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课堂研究为抓手,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攀升。
一、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目标任务,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先学后教”“整本书阅读教学”等课堂实践,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以赛促练,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二、工作目标
1.加强教导处日常管理工作,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
2.加强各科教研活动,优化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能力,力争在期未考试中各科成绩稳步上升。
3.加强教研组建设,以集体备课为抓手,以推进共同体建设为手段,加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以点带面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提升。
4.持续抓好书法、经典诵读、计算、口语等基本技能,严格有序地落实常规训练及检查,为学生未来成长打好基础。
5.协同政教处开展好围绕规范学生行为举行的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重视和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做好家校协同育人。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质量监控。
1.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制度。严格备课、上课及作业管理,备课组长每周抽查一次级部教师提前一周备课情况、上课情况及作业布置情况,指导教师处理好学、教、练之间的关系,少讲、精讲、多练、勤练。教导处也将加大对备课、作业布置及批改、教学反思、阶段性检测的检查力度,每月抽查并及时反馈。加强随堂听课,经常性地组织级部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体成员等深入课堂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2.注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教给学生知识,不如培养良好习惯。”利用好开学之初的学生优秀作业展评活动,从开学初就狠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包括读书习惯、写字习惯、完成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的习惯等等,培养学生认真的作业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学习追求。通过日常抽查督促教师不遗余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要有足够的耐心,更要持之以恒。牢固树立“抓习惯就是抓质量”的理念。同时,学校将定期组织期中、期未作业评比。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平时应有学习方法指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如怎样进行预习,如何记好课堂笔记,如何有效作业,如何提高记忆效果等,形成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
4.加强质量监控,组织好每月一次的阶段测试。考核学生学习成绩是检查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措施。阶段性检测由教师严密监测,及时批改,认真评讲、分析试卷。组织好期未教学质量的检测工作,做好成绩统计及质量分析。
(二)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课程标准》为起点,助力青年教师明晰教学观念。组织三十五岁以下教师认真学习新版《课程标准》,参加新课标能力测试活动,引领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勇于实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2.以共同体建设为手段,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龄五年内教师两两结对,在共同商讨基础上,自主选择一位骨干教师结成三人成长共同体,共同体内每周听评课、教学研讨至少一次,教导处不定时抽查相关记录,成绩计入考核。
3.以啃读会为中心,夯实教师理论基础。四十岁以下新教师加入学校啃读会,根据学校推荐书籍进行阅读打卡,每月至少提交一篇打卡心得,1000字以上。学习的同时积累素材,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活动。
4.以学科教研活动为重点,助力教师上好课,上出精品课。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根据本学期各学科的研究重点,扎实搞好学科赛课活动,让骨干教师发挥水平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同时青年教师也通过赛课得到快速成长。
5.以补齐短板为要点,推进英语学科稳步提升。借助口语100等平台,推动英语人机对话教学,落实教师听说技能训练工作,督促45周岁以下的英语教师参加教科研中心组织的日常口语打卡训练,促进教师听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提升,组织师生参加每学年1次的听说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促使师生的听说能力稳步提升。
(三)丰富学科活动,构建学校特色
1.打造书香特色。本学期继续开展“阅读马拉松”百日阅读记录活动,中期配以“好书推荐”“征文比赛”等活动,持续点燃学生阅读热情。鼓励各级部开展有特色的阅读活动。语文教研组将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赛课活动,深入推动我校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
2.学科活动,以赛促练。组织好每学期一次的学科常规赛事(书法、计算、口语),从而促进教师充分利用好早午自习时间抓好书法、经典诵读、计算、口语等基本技能,教导处将延续上学期的检查团,严格有序地落实常规训练检查工作。
3.持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从一年级团队中选取赛课表现优秀的教师到幼儿园送课,并相互研讨,开展联合教研。
莱阳市文化路学校
202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