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医保局积极抢抓全国医保个人信息授权查询和使用试点城市机遇,立足区块链技术赋能医保数据资源,创新推行“价值数据上链,个人链上授权,机构链上应用,全程链上监管”服务理念,实现数据平台联通共享,建立起医保个人信息授权查询使用新机制,荣获全市金融创新三等奖。
一、健全管理机制,让数据聚合赋能
建立参保人员个人信息查询清单,实行差异化管理,夯实个人医保信息赋能使用基础。
一是完善分级分类制度。制定出台《烟台市个人医保信息查询和使用管理办法》,细化规范个人信息授权范围,约束数据使用途径、方式、权限、对象、周期、频次等内容,将个人信息划分为11大类、74个信息项、3个敏感级,满足参保人及第三方机构多层次需求。
二是实施多方参与制度。完善参保人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打造参保人、医保部门、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的数据共享管理体系,在有效保障个人医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推动数据要素按需、自主在不同主体间有序共享流动,实现还数于民、聚数惠民。
三是创新自我管理制度。上线个人数据自主管理中心,搭建“数字保险箱”,设立参保人自行管理的区块链数据账户,做到自主查看、自主管理,目前已自主申领3.1万条个人数据、自主授权9600余次。
二、健全保护机制,让数据安全高效
充分发挥区块链链上加密、不可篡改、全程追溯等优势,一体化建立载体平台、监管机制、防护体系,有效解决数据权属、隐私安全、篡改抵赖等问题。
一是搭建区块链基础平台。作为联盟节点加入山东医保链,搭建区块链功能平台,使用国产密钥体系和国密算法,确保数据共享应用过程中主体认证准确、数据传输安全、共享范围可控。
二是建立数据监管机制。建设追溯监管系统,实时监测分析个人数据上链、接入机构、数据调用等情况,全面掌握数据流向和应用场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及时监管、调阅、管控数据状态,绘制数据调用方、参保人等6个维度的监管视图,共享数据使用范围、场景等8类信息,实现“可控可计量”的多方常态化监管。
三是构建安全使用防护网。严格按照信息管理制度授权数据使用,严格审批第三方机构接入和数据交付流程,全过程监控数据流向,强化个人信息的全过程安全管理。
三、健全授权机制,让数据流动有序
通过数据上链、授权和使用行为全程记录,实现数据在医保部门、参保人和第三方机构之间“有度授权、流转可信”。
一是让参保人“知数”。加强数据资产管理,整理全市637万参保人数据,形成个人数据资产中心,参保人可自主掌握参保、缴费、备案、就医结算等数据。
二是让使用者有效“管数”。创新授权管理模式,实行“一次授权一次查询”“一次授权有限次查询”“一次授权多次查询”3种授权模式,参保人在手机或线下窗口自主决定并授权数据使用,支持包括医保电子凭证展码、短信验证、人脸识别等多种授权认证方式,实现即扫即授权即办结。
三是第三方明白“用数”。健全第三方机构数据服务系统,面向社会机构提供开放数据查看、数据申请、接收已授权数据资产等功能。目前,第三方机构已接收授权数据930万条。
四、健全应用机制,让数据多维释能
充分挖掘医保数据资源价值,经个人授权后,向商业保险公司、银行金融等机构开放个人信息,为群众办理商保投保、理赔申请、定点医药机构信贷等业务提供更多便利。
一是打造商保快速投保新模式。深度应用隐私计算“数据可用不可见”技术,为“烟台市民健康保”130多万人次参保人提供参保身份授权核验服务,助力惠民保险参保扩面。
二是打造商保快速理赔新模式。整合再造医保报销与商保理赔流程,参保患者出院后扫描二维码一键授权,即可线上提出理赔申请,免去打印病历资料、到商保柜台申请办理等环节。自2022年以来,274个商业健康险产品实现理赔直付,为8168人提供免报案、免申请、免资料、免临柜、免等待“五免”服务,直付赔款1093万元。
三是打造医药机构信用贷款新模式。聚焦服务医药机构高质量发展,拓宽医药机构融资渠道,联合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医保结算共享数据作为信用依据,金融机构评估后可实现快速放贷,在缩短审批时限、减少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定点医药机构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目前,已在4家商业银行推广使用,中国工商银行烟台分行已成功为烟台市1家定点零售药店发放首笔线上医保贷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