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小学2022-2023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3-08-10     

字号:

2023年,是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年。本学期教务处严格贯彻区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对照区发展绩效考核细则规定,紧紧围绕学校办学愿景和育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高质量推进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力争新突破。

一、工作目标

1.抓课程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

2.抓常规管理,促教学规范实施。

3.抓课堂改革,促深度课堂成型。

4.抓五项管理,促教学提质增效。

二、工作重点及推进策略

(一)课程优化与课程质量提升

对现有的学科课程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学科+技术”“学科+生活”“学科+传统文化”等方式,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基于课堂,超越课堂,优化、丰富和完善学科课程内容和课程方式。每个学科教师要有自己的学科主张,构建自己的学科课程群建设。

构建语数英学科课程群建设,语文学科生活识字课程、循环日记课程、绘本读写创课程、成语接龙课程、重点单元主题拓展阅读课程小古文课程、诗词诵读积累课程、读历史学成语课程、读论语学成语课程等;

数学学科重点数学故事、数学文化、趣味数学、数学益智课程的开发与开设(重视积累与分享);英语学科重点自然拼读法、口语交际、单词读写等。

完善德育、艺术、体育、科学、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创客类课程群建设。

这个工作贯穿整个学期。

2.全面提升课程质量的基础上孕育学校特色课程

严格开齐三级课程,开足课时,重视传统文化等地方课程,开好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音、体、美等学科不被侵占。同时跟踪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常态,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方法和策略。贯穿整个学期,过程中,通过校长、教务、级部三级巡查的方式严格落实该项工作。

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重点加强体育与艺术特色课程、特色社团课程的孕育与培植。(1)体育课程。(2)艺术课程。(3)创科课程。(4)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课程。(5)特色社团与品牌校本课程。这期间,教务处会连同相关处室、教研组做好优秀社团做法的提炼、宣传报道等,形成品牌。贯穿本学期。

(二)管理优化和管理质量提升

1.抓实教学常规,推进教学规范。

教师层面:结合学校制定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加强学习,使教师明确要求。加大平时的常规工作检查力度,包括:规范备课、上课、调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每一个教师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坚持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工作的常规检查工作以多种形式进行,分例行检查、突查,主要查教师的到岗到位,课堂教学,尽职尽责,检查后及时记录并反馈。

本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为“教风学风养成月”。今年教风学风养成月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开学前三个周由级部、班主任、学科教师齐抓共管,帮助各级部班级形成崭新的教学风貌。教务处通过日常巡课反馈的形式,进行过程性评价,第四个周开始,学校会组成专门的评价团队,不定时进入班级课堂,形成终结性评价。一个月结束后,对于优秀班级进行表彰。

3. 抓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和质量分析工作。

(1)继续做好单元检测把关,单元练习随教学进度,备课组统一时间进行检测。认真及时批阅、试卷分析、学生错误订正。科学使用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补救方法进行查漏补缺,弥补教学不足。

(2)进行多层次的质量调研,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计划在三月份进行第一次学科技能测试,计划四月底进行一次各学科大单元质量检测,五月底进行第二次学科技能评价。并在考查结束后依托“析试卷、看课堂”活动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或采取应对措施。对特殊班级进行备案,及时进行跟踪调研,促进班级平衡。

(三)课堂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深应课堂建设,这是年度工作重中之重。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备课专业化改进要有质的突破。2.深度课堂改革要有质的提升。进行“三环节,四推动”深度课堂教学改革,创建“以学习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建立常态课堂应有的样态。

教务处以巡课的形式,通过评教评学,不定期开展推门听课,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质量,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反馈,对家长有反响的教师要跟踪听课。促使各学科教师上课时要体现学校教学常规中的基本要求,并努力将具体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向课堂40分钟质量。

教务处通过作业检查促进教学的改进。每个月度对各学科进行一次作业检查,各教研组具体组织。每次作业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并跟进存在问题的班级与教师,直至下个月的检查不出问题为止。教务处在学期中进行随机抽查,重点会加大一二年级语数作业的检查力度。

与此同时,学校在三月份进行一次书法比赛。通过比赛形成全员抓写字的氛围,促进学生书写的质量提升。

(四)加强“五项管理”,促教学提质增效。

1.落实常态化“减负”。重点强化作业管理,全面减轻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并将作业设计纳入学校教研工作。这就需要老师们更加认真研究作业结构,计划四月份进行一次优秀作业设计,因此各教研组需在本学期将此项工作纳入教研计划。

2.细化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菜单式“加餐”。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不断创新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课后服务“1+N”课程体系,给学生“加餐”。“1”为作业辅导,主要以年级为单位编班,安排本年级的学科教师辅导作业、培优补差,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升学生学习质量;“N”为多种兴趣特色社团,以培养学生兴趣、开发潜能为主导,探索建立“课程超市”,开展多元化社团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文艺家进校园”、“科普资源进校园”、“家长进校园”等活动,拓展个性化服务渠道,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有需求学生全覆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