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实验中学,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1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每个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三方面。
二、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六——九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三、基地建设情况
校内设置了芍药园、紫藤园、牡丹园,校外为综合实践学校劳动基地。
四、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8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实践基地开展方面。
五、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和省规范要求加强劳动教育的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
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3、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4、在校外完成志愿服务。
(三)途径和方法
1、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技术教育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种植园、养殖园的管理,并协助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材料。学校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2、师资建设
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3、课程资源
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4、教学管理
劳动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的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课堂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校规定种植课由劳动技术课老师组织学生栽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制作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模仿---独立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且现在学生的劳动技术基础较差,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强示范指导。因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的基础。
5、劳动场所
劳动场所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技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场所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室外卫生,部分教学楼、学校的部分绿化区和功能室都需要打扫,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打扫。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街道等公益性劳动,校园周边的公园、降水河河道作为校外的劳动实践场所,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6、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评价虽然不能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举行竞赛等方式来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劳动的喜悦。
(四)主要工作安排
1月份:寒假“学做小家长”活动。
2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分工。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每周做一次饭;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动。
3月份:开展春季卫生、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公益性劳动。
4月份: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公益性劳动。
5月份: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基地劳动。与社区联系开展公益性劳动。
6月份: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评选“劳动小能手”。
7、8月份:进行“七彩的夏日------我来当当家”活动。
9月:开展“美丽教室”评比。
10月份: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性劳动。
11月份:开展秋季卫生活动。
12月份:评选“劳动之星”活动。
六、劳动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根据县教育局文件(龙教字〔2021〕84号)精神,为进一步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成才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发展平台,让孩子们将“劳动最光荣”这个思想转成实际行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劳动教育周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安排
1、参加人员:全体学生
2、活动时间:2023年5日1日--5月7日
(二)活动主题
“弘扬劳动精神,奋斗新时代”
(三)活动类型
A日常生活劳动
B生产劳动
C服务性劳动
D创意手工制作(尺寸不小于20厘米)(必选)
E考察探究(课题研究或研学旅行)五类活动成果。(任选)
根据以上活动类型,选择擅长的劳动类型学做一个劳动小达人。
1.做一个劳动自理小能手
至少学会一项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学会使用和整理个人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洗晒衣物、鞋子等居家用品,能主动搬运生活物品等简单的生活劳动;学会使用餐具、茶具、厨房用具、电器等家庭用具,学会主动清洁、整理、美化家庭房间、用具等,学会烹饪食物,学会接待客人,帮助父母或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做一个劳动创作小能手。
根据班主任推送的视频至少创作出一项劳动成果。如手工制作(剪纸、刺绣、编制等);创意设计与制作(木工、金工和电子科技制作等);食品加工劳动(如面点加工、烹饪食品等);缝纫编织劳动;种植养殖劳动(如花草树木种植、水产养殖、饲养动物等)。
3.做一个劳动体验小能手。
至少参加一项“职业体验”,学会以劳立志。在家长陪同下参与学农(各种农活)、学商(摆地摊)等职业体验、岗位实习见习、情景模拟体验等,认识职业生活,获取劳动直接经验和感悟,初步确立职业劳动与自我的关系,初步规划自我生涯发展,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4.做一个劳动服务小能手。
至少参与一项劳动服务。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校外、社区及社会公共场所,开展公益劳动(打扫公共场所的卫生等)、志愿劳动(如医院引导、敬老院服务、敬老助残、社区活动服务等)等活动,在社会真实的劳动环境中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提高劳动素养,为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5.做一个劳动总结小能手。
补充完善完成劳动实践档案,总结、展示总结劳动过程和成果。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劳动收获(劳动感悟征文、劳动场景绘画、摄影等)。
(四)活动要求
(1)学生评比:每人参加1(必选)+1(任选)两个不同类型的劳动实践活动。即每个学生完成1个创意手工制作 +BCE中任意一项至少两种活动,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参加五种类型的劳动实践活动。每个同学上交一件创意手工制作作品+一个成果纸质报告
(2)班级评比:
每个班级上交至少两个不同类型劳动实践活动视频,采用“活动过程视频+成果报告”的方式 。展评内容包括A日常生活劳动(整理与收纳)、B生产劳动、C服务性劳动、D创意制作、E考察探究(课题研究或研学旅行)五类活动成果。要求学生围绕某项具体劳动(活动),呈现自身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与成果。视频采用“个人解说+视频图片PPT”展示的形式,总时长不超过10分钟(其中具体活动视频不少于5分钟),同时提供个人参与该项具体劳动(活动)的过程与成果文字报告。
(五)学生及班级成果上交要求
1、文字报告(要求Word文档形式,适当插入活动图片,报告分别不少于1500字)内容包括:一、活动背景二、活动目的三、活动形式。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调查探究,第二阶段:制订方案。第三阶段:实践活动,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 五、活动效果(收获和感悟)
学生个人完成的成果报告:文件命名方式:活动类型+班级+姓名,例如:D创意手工制作+六年级1班+李**。
2、班级上交的视频和报告压缩包文件命名方式:活动类型+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例如:六年级1班+D创意手工制作 +学生***+指导老师***。
(六)劳动成果上交时间及展评结果运用
1、参评的劳动实践成果须是2023年5月8日上交作品给班主任。
2、根据各班级作品数量和质量评选:
(1)初中评选出三个“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示范班”荣誉称号,颁发流动红旗(一个级部一个)。
(2)学生参与情况按照班级评选出优秀奖,各班展评成果的上交件数及优秀率将纳入对班主任学期工作绩效考核。
(3) “劳动小能手”评选。根据学生呈现的劳动成果优劣,每个级部评选出12名“劳动小能手”,颁发奖品和获奖证书。
(4)优秀成果作品推荐参加烟台市劳动教育成果展评。
七、劳动清单
(一)家务劳动
1、改装废旧玩具;主动洗自己衣服、鞋子、书包,会使用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用电器。
2、懂得并做好青春期生理卫生的保洁和防护。
3、学会包饺子、拉面等1-2种面食制作方法。
4、平时对外出关好门窗、煤气阀门等用水用电用气等问题进行排查。
5、能使用拖把把地板拖干净,并把拖把清洗干净晾干晾晒;能对家庭的客厅、餐厅、阳台等进行美化。
6、协助父母招待客人清洗切削水果,帮助父母买日用品,尝试对比商品价格,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7、在父母指导下学会做一些简单的针线活,进行简单的缝制。
8、会使用熨斗或挂烫机熨烫衣物;对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清洁、布置,会拆换被套枕套等,及时对书籍、文具分类整理等。
9、外出旅行能收拾行李,包括证件、衣物、生活用品、常见药品等。
10、学会分辨蔬菜、肉类、水果等食材品质的方法,基本掌握常见食材清洗和处理方法。
11、懂得简单刀工,掌握蒸煮煎炒等基本烹饪技巧等;熟练掌握两三样拿手菜的制作。
12、能照顾家中老人和幼小弟妹,掌握基本家庭急救措施。
13、为家庭旅行做合理设计、规划。
14、能编发节日祝福短信、微信;学会传统佳节亲友生日、探视病人时礼品选择与包装;邻里关系维护等。在家中做到垃圾分类、处理。
(二)学校劳动
1、抽屉、书包整洁有序,无杂物;整理班内座椅、教室卫生角等。
2、积极参加班级大扫除,并把清洁工具清洗干净、摆放好。
3、为班级亲手种植1-2种常见花卉,学会养护、爱护花草树木。
4、为校园花草树木制作有特色的宣传牌和树木名称牌等。
5、动手实践,学会布置学校墙报栏、宣传栏、楼道等。
6、为学校设计和制作安全标志、安全宣传标语、安全逃生路线等。
7、节约水电,洗涤用品,按需取用,降低污染;会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8、参加创客教育等科技活动。
9、创意布置教室文化墙、黑板报、读书角等。
10、以身作则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11、劳动中讲究节能环保,有节能金点子。
12、节约水电,会二次用水或废物利用。
13、抽屉、书包干净、整洁,资料分类存放。
14、参与厕所卫生保洁,无积水、无异味。
15、知晓常用工具构造,会简单修理日常劳动工具。
16、值周班工作认真,敢抓敢管会文明劝导。
17、参与食堂执勤,午餐后清理餐桌,放到指定回收点。
(三)社会劳动
1、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能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2、守法遵规,能导家人讲文明树新风,随同家人参与社区、街道组织的公益活动。
3、了解龙口文化历史,带领外地亲友进行游览,参观体验非遗文化,如花饽饽等制作过程。
4、了解父母职业性质和工作情况,走进父母岗位,参与体验部分工作。
5、参与农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等(农村学校为主) ;到其他如消防基地、杜区参与劳动。
6、较强的志愿服务意识,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参与创城工作,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7、定期去养老院、福利中心等机构,参与志愿服务。
8、文明外出,自觉爱护生态环境,发现不文明现象能及时劝导与共享单车管理等。
9、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劳动,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出力。
10、结合研学旅行、以(团)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基地农耕活动,掌握农业知识。
八、教学设计
课题 | 《意外伤害预防与救护》 | 课型 | 考察探究 |
教学目标 | 1、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自救方法,锻炼自救能力。培养预防伤害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及社会责任感。 3、通过交流,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 | ||
教学重点 | 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护本领。 | ||
教学难点 | 增强安全意识,掌握自护本领。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示范法 欣赏法 | ||
多媒体运用 | PPT | ||
教学过程 | |||
一、小表演导课,点明主题。 小表演:学生用水烫伤,冷水冲洗自救。 看了刚才的小表演,你知道了些什么? 小结: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受到意外的伤害,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可以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二、学习方法,培养自救意识。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几位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意外的伤害,他们是怎样做的呢(出示课件:小红扭伤;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 学生回答:小红扭伤后,同学告诉她要冷敷;小勇闻到家里有煤气味,让妈妈快点关掉阀门打开窗户;小芳发现家里的地面在摇,立即向卫生间跑去。 师:你能说说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交流资料: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自救的方法? 三、交流体验,分享感受。 师:你在生活中受到过意外伤害吗?你是怎么处理的?跟小组同学说说自己采用的方法或家人朋友帮助你时采用的方法。 (小组交流体验)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的确遇到过意外的伤害,那你是怎样处理的呢?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由说) 师适时引导启发:这件事发生后你有什么感受? 四、开动脑筋,防止伤害。 师:听了大家的经历,老师真为你们担心,遇到意外伤害,我们一定不能慌张,要学会自救,其实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这些可怕的事情,有一些我们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 (出示课件:在生活中,怎样才能使自己不受伤害呢?如: 防止烫伤,防止溺水;防止触电;防止食物中毒;防止中暑;防止小动物的伤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由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隐藏着一些危险因素,如果受到了意外伤害,千万要保持镇静,学会自救!只要大家做事情考虑得周全,时刻不忘注意安全,就会使自己不受伤害。 五、课后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些生活自救方面的知识和事例,并把你们感兴趣的事例排一排,下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生活自救模拟小表演。 | |||
作业布置 | 与同学一起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制订一份调查表,了解和掌握意外伤害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 ||
板书设计 | 意外伤害预防与救护 1、意外伤害概念 2、自救与互救措施 | ||
教学反思 | 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同学们学会日常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时的自救方法,锻炼了自救能力。通过交流,搜集相关资料,锻炼了同学们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自救技巧。 |
九、成长档案
十、学校成果展
这一学年的劳动教育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收获。在龙口市第七届中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成果展评中,苗沐雨同学的《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获得了二等奖。我们会继续挖掘学生的潜力,争取在以后的成果展评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劳动技能得到了提升,也学会了一些实用的技能,为他们以后的就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龙口市实验中学
2023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