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下丁家镇下丁家学校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3-07-07     

字号:

基本情况:龙口市下丁家镇下丁家学校,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10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0处。

1. 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1-9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等等。劳动课上教师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劳动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结合学校的劳动实际,教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入校第一次大扫除,教给学生怎样扫地、排课桌等,既美化教室的环境,又学会打扫方法。教学生劳动,家庭的作用不能忽视,因此要发动家长,每逢节假日教孩子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可组织学生向家长学一样劳动本领,开展"我学会了……"的活动,扩大学生的劳动范围。在劳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劳动热情,自觉端正劳动态度,是取得良好的劳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①学生自评。在劳动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

②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全班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

③家长参与评价。对于生活自理方面的劳动,学生在家的实践由家长给予评价。

④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2. 基地建立情况。

3.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1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4.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1-5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6-9年级均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5.学校实施方案。

下丁家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

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

(1)学校在园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五年级劳动、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

6.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下丁家学校劳动教育周方案

—、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

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3、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组织教师学习市区相关文件,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一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和手工劳动材料,做到人手一册,一人一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们,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院区及绿化区,一年要除草数次。绿化区的月季花需要施肥、浇水、修剪,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我们将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街道等公益性劳动,将泳汶河路东段公园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由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路面的清扫工作(主要捡拾白色垃圾)。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四、主要工作安排:

2月份:校内劳动基地分工。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每周做一次饭;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动。

3月份:开展春季卫生、绿化美化校园活动。公益性劳动。

4月份: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公益性劳动。

5月份: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基地劳动。与社区联系开展公益性劳动。

6月份: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评选“劳动小能手”。

7.劳动清单。

8.教学设计。

《学做巧果》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七夕节可以说是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节日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在七夕这一天,只是单纯的把这一天视为情人节,其实关于七夕的由来和它的相关习俗很多人都不了解,所以本节课要让学生们了解七夕这个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并期通过劳动体验做巧果的过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初步掌握做巧果的方法,能够说出揉面、塑性的基本技巧,并能做出富有寓意的巧果,学会烤制巧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亲历做巧果过程,学生能自己独立发现问题,能够带着问题意识去学习,并能通过合适的途径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做巧果,提高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看七夕的由来和七夕的习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七夕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揉面、塑性的基本技巧,通过劳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难点:创造出富有寓意的巧果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课前准备】

1.准备材料:围裙、帽子、套袖、口罩、巧果磨具、彩色面团、电饼铛、厨房用纸、面粉、面板、面盆

2.洗干净手,佩戴好帽子、口罩。

3.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和烤制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提问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进而让学生说说有关七夕由来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起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七夕传统文化的兴趣。】

(2)观看视频,了解七夕的由来

(3)观看视频,了解七夕的习俗

(4)巧果的寓意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七夕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进而引出做巧果,进而讲解做巧果的寓意】

二、新授

环节一  了解基本步骤

1.教师提问学生在家是否有过烤饼的经历?尝试说说基本步骤。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引起部分学生的劳动共鸣】

2. 总结做巧果的基本步骤:兑料-和面-醒面-揉面-塑性-烤制

环节二  淬炼制作技艺

1. 揉面

(1)师:说到揉面,哪位同学在家中有过揉面的经历,它都有哪些技巧呢?

【设计意图:彰显学生们的劳动经验,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能力】

(2)师:通过一段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揉面的基本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讲解揉面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学习总结技巧,便于实践】

(3)动手实践揉面

【设计意图:实践劳动,让学生感受劳动中的快乐与困难,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培养学生们的劳动品质】

(5)总结揉面中的收获与感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总结经验,积极动脑,会学感恩,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

2. 塑性

(1)师:如何将你手中的面团塑性呢?相信同学们都看到桌子上摆放的巧果模具了,大家观察一下你们小组的模具图样,他们都哪些寓意呢?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巧果模具图样的寓意,学生们都了解一二,让学生们讨论,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师:将面团放到果模中塑性,都需要哪些基本技巧呢?

(观看视频总结技巧)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讲解揉面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学习总结技巧,便于实践】

3. 烤制

师:巧果做好后,我们需要用电饼铛将巧果进行烤制,那么如何使用电饼铛,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老师课前找了两位负责烤制的同学,这位同学可以跟着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共同学习电饼铛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电饼铛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1)电饼铛的操作

1、 将电饼铛插头插入插座

2、 打开电饼铛电源,指示灯亮,表示进入加热程序,进行预热

3、 将巧果放入电饼铛,进行烤制,烤制焦黄,进行翻面,两面烤制焦黄用手轻轻按压,巧果自动回弹,表示巧果已烤熟。

(2)注意事项:

1、严禁用手触摸发热盘以及电饼铛表面,以免烫伤

2.电饼铛不宜长时间空烧,也不要长时间使用

3、每次使用完,用厨房用纸进行清洁

4、烤制结束,将开关关闭,拔下电源。

【设计意图:讲解电饼铛的使用,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环节三  小组合作进行创作

根据刚才拟定的主题,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富有寓意的巧果。

温馨提示;1、不要浪费粮食2、保持整洁卫生,做完后将工具归位3、注意操作安全

【设计意图:在体验中劳动,在劳动中创作,学生运用掌握的做巧果的制作技艺,根据自己的创作寓意制作巧果,过程中学生又动手又动脑,体会劳动的快乐与辛苦,体验用双手和智慧实现创造性劳动

的成就感,进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环节四、小组评价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带上你们的作品,来到讲台上展试一下,并根据表格提示,评价一下你们的作品与收获。

评价项目

1组

2组

3组

4组

设计主题





创意的寓意





我的收获





【设计意图:注重教学与评价的协调统一,关注学生劳动知识与劳

动技能学习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的形成等方面的评价。让学生的劳动情感在成果分享中自然得到升华,看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环节四、 品尝巧果

师:让我们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劳动成果的美好,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成就感、幸福感、满足感和自己动手的快乐。】

环节五、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提升自我学习。】

三、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做巧果的魅力,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体验了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下课后我们将创作的巧果进行烤制,剩下的面团请同学们带回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作业,回家后用自己的巧手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做一份富有寓意的巧果,把你的祝福与祈盼送给他们,分享你的劳动果实。

【设计意图:通过这节课的体验,学生感悟到了七夕传统中做巧果的民俗文化,体验劳动的快乐与艰辛,培养学生节约的习惯,进而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为亲人做一份巧果,把劳动的快乐进行分享】

9.成长档案。

10.学校成果展。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评且择优参加县市级成果展活动。

龙口市下丁家镇下丁家学校

2023年7月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