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为强化我市氢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市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邀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根据《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烟台市能源发展相关规划等文件,结合烟台市实际,编制了《烟台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现将相关政策解读如下:
二、主要内容
《规划》的基准年为2021年,规划期限为2022-2030年,包含五章。
(一)规划背景。包括面临形势、基础条件、存在问题等三部分。
(二)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三部分。其中,发展目标部分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高质量的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零部件及装备研制特色产业集聚区,建成氢能产业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建成氢能关键材料、技术及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的氢能产业体系,氢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明显提升,对烟台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力支撑。
(三)发展路径和空间布局。发展路径包括制氢环节、储运环节、加氢环节、用氢环节等四部分;空间布局提出打造烟台氢能产业“一核、两翼、四基地”的创新发展高地。
“一核”,即以烟台市城区为空间载体,包括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区5个行政区以及高新区、黄渤海新区和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3个功能区。
“两翼”,即以黄海丁字湾沿岸和渤海莱州湾沿岸为两翼,通过陆海联动、双向拓展构建全市沿海氢能产业经济带,对接胶东经济圈及环渤海经济圈建设。
“四基地”,以海阳市、莱州市为主的绿氢生产基地;以黄渤海新区为主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以莱阳市为主的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及利用基地;以烟台市城区为主的氢能创新应用基地。
(四)重点发展任务。包括突破核心技术、完善基础设施、推动示范应用、加强开放协作和强化管理制度创新等五部分。
(五)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强化人才支撑、强化安全保障和强化宣传引导等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