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兰高镇兰高学校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3-07-06     

字号:

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我校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劳动教育工作指导精神,紧紧围绕市劳动教育工作的重点,明确思想、确定目标、扎实实施,依托劳动教育教研组和全校教师,切实有效地进行劳动教育课程与活动的开展,具体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指导思想,认真制定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方向,引导学生在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中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弘扬劳动精神,热爱劳动人民,领悟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为切实推进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中发〔 2020〕 7 号) 、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 教材〔 2020〕 4 号)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 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 的通知》( 鲁政办字〔 2021〕 136 号) 等要求,我们开展好专题教研活动,经多次研究,制定符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二、确定工作目标,做到劳动教育工作有标可依。

以目标导航,确定六大目标。

1、以知识、技能与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提升育人实效性。

2、重视并加强劳动教育,确保劳动教育不被淡化、 弱化和边缘化。

3、不断完善初中部“一主+三三融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做到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

4、不断充实劳动教育项目建设,充实劳动教育资源。因地制宜,抓好传统劳动项目和特色劳动项目,加强公益劳动,紧跟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协调学校周边资源、校园文化和课程整合等特色,开展校本化劳动项目。

5、以学校为主导,积极引导家长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努力拓宽学生社会劳动渠道,实现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6、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做到“1+1+X”课时保障和“1+1+X”基地保障。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品质。

三、扎实、具体措施,劳动教育工作有成效。

深入实施“1+1+X”劳动教育体系。建好劳动教室;继续完善初中部“一主+三三融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学校“劳动清单”制度,不断完善落实劳动清单(家庭、学校、社会)实施情况;做好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评价工作。

1、学校劳动与家庭劳动相融合。学校劳动课学到的知识与家庭实践中的经验相得益彰。我们举行各类比赛。2023年学期初,2月20-24日组织开展“擦玻璃”比赛,老师与学生一起制定方案及评分标准,学生分组研讨方案、分工,查询又快有干净的方法,结合寒假擦玻璃劳动的经验,私下进行练习)。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比赛如火如荼,每个小组均做好充分准备(脸盆、各式抹布或报纸、擦玻璃器),小组成员之间配合默契,擦得又快又干净。比赛气氛紧张却也欢快。同学们不仅劳动技能得到提升,还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更感受着“劳动带来快乐”的道理。3月,开展“整理归纳”比赛。衣服、内衣、洗漱用品、化妆品、充电器、鞋子、剃须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怎样能规规矩矩的完全放进一个小小的行李箱内,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案,都有小小的“归纳师”。比赛中看到的是平日课堂知识的掌握和拓展,看到的是平日家庭劳动的熟练技术和良好习惯。

2、挖掘劳动资源:(1)校园内处处是资源。春风拂面时,花枝、树枝需要修剪了。学校开展“校园环境志愿服务活动”,老师提前与后勤老师咨询、沟通,同时许多学生志愿加入修剪花枝和果树的队伍。既掌握修剪技术,又为学校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爱学校的感情悄然生发。

(2)挖掘家长中的劳动资源。家长群中拥有众多“能工巧匠”。我们老师向孩子了解、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将自己的一技之长交给自己的孩子,孩子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技术;邀请家长进校做劳动教育老师,指导学生们学习相关技能。如面塑,木工等。

(3)挖掘教师中的资源。“近水楼台”,我们请老师们中的“巧手”加入劳动教育队伍,发挥自身优势,编织、花样面点、烹饪、木工、种植、烙画、剪纸。

3、修订细化“家庭劳动清单”,并认真编写“关于学生家庭劳动致家长一封信”,争取到家长紧密的支持和配合,每季度请家长帮助评价,以督促学生校外劳动每周3小时以上,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继续完善劳动教育教室。采取“劳动项目自选超市”的形式,每个级部根据教育需要自选劳动项目,引领学生进行活动。

有新增添木工项目和3D打印项目。繁花飘香的5月,我们开展“木工坊”活动。这是我校劳动教育的又一重大发展。5.24,我们聘请校外辅导教师,同学们小组合作、团队协同、动手操作,感受木工技术,体悟工匠精神:世博会中国馆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高度融合,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感悟了中国古代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体会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斗拱是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的一个基础构件,同学们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受了中国古代神奇的榫卯技艺。书签制作过程中同学们将书签进行初步的加工制作,下一步将进行图案设计和造型搭配。筷子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第一次使用刨子,个个跃跃欲试,经过初步的尝试以后,对于工具的使用就非常熟练了。同学们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打磨过程中虽然很脏、很枯燥,但是每个同学都沉浸其中,期待自己可以制作出完美的作品。鲁班锁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同学们在拆除、组装的过程中,感受了中国古代木工技术的高超。钉子画的制作既需要学生会使用锤子,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同时又考验学生是否具有耐心和专注力。同学们开始时没有思路,但是经过老师的在指点以及小组的讨论,他们很快有了设计思路,最终做出了具有个性、美感、富有创意的作品!

“木工坊”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协作能力,让学生体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木工文化,又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我们将继续改进活动方案、丰富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木头制作在生活中的诸多用途,从而在学生心中进一步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正确劳动观念。

6月,我们新上劳动项目——3D打印,当“小狗”模型打印出来时,尽管它很粗糙,但是我们仍激动万分。

5、增添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利用附近资源。结合龙口市高级技工学校(兰高职专)就在附近的优势,与龙口市高级技工学校(兰高职专)沟通、协商,借助该校部分劳动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把“龙口市高级技工学校”设为我校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前制定计划,做好劳动教育内容的对接、劳动教育形式的对接。2023年4月10日,两校举行了“兰高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局领导赵剑锋局长亲自到会主持、劳动实践教研员刘晓燕主任到会。仪式后进行了“观摩+职业体验”活动”。同学们观摩、体验、实操,大手拉小手(职专的学哥学姐演示、手把手教授劳动知识)。同学们获得了技能,开阔了眼界,对劳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有利于以后的人生规划。充分利用周边农村种植项目,分别在皂孙家村和四平村洽谈两块农田作为种植基地。

6、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活动有机融合。2023年3月,学习雷锋月,我们与德育处共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走访帮扶社区老人,摆放整理共享单车,维持公交车乘车秩序、宣传节能环保等。与传统节日教育相结合。我们制定“节假日劳动课程清单”。

7、加大校内种植基地管理。我校在学期初就制定了《兰高学校开心农场种植计划》,将农场划分成责任田,种植责任落实到各个班级。以本级部师生全体参与、层层管理为原则,采取三方管理模式:级部统筹管理,班级具体管理,劳动教育教师课程(活动)管理。由劳动教育教研组长总体规划各级部种植区作物种类;劳动教育教师协调级部主任规划本级部各班级种植区作物种类。

一年一度的种植节活动,是我校劳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学校领导到每个同学都非常地重视。从最初的种植品种,到日后的具体管理、收获工作,责任落实到各班级、各教师。我校将围绕种植、管理、收获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种植管理技能,培养“种植管理劳动小能手”。同时,围绕植物种植生长,开发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丰富我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今年4月22日下午,我校又再次开展“兰高学校开心农场种植节”活动,各班级来到自己的责任田前,按照预先计划,开始了本班级的种植活动。

为了进一步进行管理,又根据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了种植园管理制度,作为种植管理的依据。

8、开展好“劳动周”系列活动。以“五一”劳动节小长假为契机,开展以“在劳动中感悟成长快乐”为主线的劳动周活动:课外种植、“五一”劳动周打卡活动、 环保废旧手工制作、“我的劳动精彩瞬间”展示、废旧手工技能作品展示与评比活动等。同学们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习得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淬炼劳动品质、提升劳动素养;能够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辛苦,学习心疼家长,将承担家庭责任作为将来承担社会和国家责任的成长基础;树立了责任担当意识,学习用行动(劳动)去承担责任,逐步树立责任感,同时感悟劳动带来的成长快乐。

9、落实劳动实践评价。

实行“1+1+X" 评价助推。

(1)举行1次劳动实践成果展评。结合劳动周进行了废旧手工技能作品展示与评比活动。

(2)进行1次劳动教育综合考评。学校对学生的考评,根据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务等的完成情况以及标志性成果。等次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次。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根据实际开展了“劳动小能手”的评选。

(3)每学期进行X次班级日常评价、清单反馈、现场测评等。①在劳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场所劳动开展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记录,并根据劳动项目实际,分别采用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工具,结合学生的劳动清单记录、星级评价等过程性材料,开展即时评价、次评价等,为劳动教育综合评定提供素材和参考。②家庭劳动实施家长+教师考核评价,校内常规值日劳动实行阶段性班主任评价,志愿服务实行项目式成果评价。

(4)完善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个人成长档案,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作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评价的依据。学生劳动教育综合实践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

小劳动,大幸福。一年来,我们力争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劳动教育随处都在,劳动习惯悄然养成。劳动赋能成长,实践创造幸福。

龙口市兰高镇兰高学校

2023年7月6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