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的知识(二)

日期:2023-07-06      来源: 烟台开发区卫生健康监督所

字号:

生活中,

我们常听到友善的提醒——“多喝水”!

喝水,真的越多越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

喝水太少,不利健康;

过度饮水,则可能引发水中毒。

到底该怎么喝水?你知道吗?

有些水不能喝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机构都曾经提示,饮用65摄氏度以上热饮,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一般来说,刚出锅的汤、刚泡好的咖啡/茶饮,温度为80~95摄氏度,这时喝下去,不光烫嘴,还会烫出病!

我们的口腔、食管表面都覆盖着黏膜,进食温度保持在10~40摄氏度,有利于保护正常的生理功能。胃肠功能弱的人不建议喝冰水(10摄氏度以下)。我们说的温水一般为40~50摄氏度,是温热且不烫口的感觉。10~40摄氏度的水更接近于凉白开,这种温度的水,最推荐饮用。

凉白开的温度接近人体体温,饮用后不易刺激胃肠道。比体温稍低的水进入人体之后,会在体内被加热至体温水平。这个额外“加温”环节,会燃烧更多热量。

美国的运动医学研究证明,运动中喝凉白开组比喝温水组,能更好地维持核心温度稳定,有助于运动员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特殊人群饮水有讲究

当肾脏出现“故障”时,多饮水和少饮水都会影响肾脏的代谢功能,那么肾病患者究竟该如何正确饮水呢?

没有出现明显水肿/心衰的肾脏病患者  正常饮水,每天饮水量应控制在1500~2000毫升。保证充分的饮水量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有效清除代谢废物,有助于维持肾功能稳定。

水肿、少尿或无尿、透析患者  少饮水。少尿,指每日排尿少于400毫升;无尿,指每日排尿少于100毫升。少尿/无尿患者如果饮水过多,会导致水潴留,增加心脏、肾脏负担,加重病情。水肿患者本来已经出现水滞留,饮水过多会加重病情。透析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体重变化来调整饮水量。患者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应超过5%。

肾结石、尿路感染、高尿酸血症患者  多饮水。多饮水可预防泌尿系结石形成,防止结石复发。尿路感染患者大量饮水可冲刷尿道,减轻感染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多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

那些关于水的谣言

辟谣-谣言“‘千滚水’不能喝”

多次烧开的自来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确会增加。不过,水里的亚硝酸盐含量很低,远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可以饮用。与其担心“千滚水”里的那一丁点亚硝酸盐,还不如少吃一些酸豆角等含亚硝酸盐的不健康食品。

辟谣-谣言“‘隔夜水’不能喝”

夏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细菌繁殖快,若存放不当,“隔夜水”容易成为污染水。不过,白开水隔夜其实是没关系的,但隔夜茶不建议喝,因为茶叶等有机物更容易滋生细菌。

辟谣-谣言“矿泉水比纯水更有营养”

喝口水而已,跟吃饭没法儿比。水里的矿物质实在少得可怜,要补充矿物质最好还是吃肉、吃菜。

辟谣-谣言“常喝硬水会得肾结石”

水的软硬程度,指的是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高低。目前没有充足证据表明水垢会导致肾结石或其他健康问题。相对而言,饮水量不够才更容易引起结石病,以及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辟谣-谣言“边吃饭边喝水会消化不良”

其实喝水不会影响胃的消化功能,边吃饭边喝水对普通人来说没有什么问题。餐前半小时喝水还有助于控制体重。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