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学期又接近了尾声,回想这一学期走过的路,脚印虽有深有浅,但每个脚印都是汗水铺就的结晶,都是默默耕耘的收获。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以教科研中心工作要点和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现就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能积极配合学校教导处做好各项常规管理工作,使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对学生的作业及批改情况检查,并做好记录。
3、在备课检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青年教师能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并及时写好教后反思。
4、一学期中全组教师每人听课15节以上,其中青年教师听课20节以上,并及时进行评课、写好听课反思。
5、落实双减政策,各年级段针对作业设计,作业量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平时布置了科学的、有价值的作业,结合班级学生特点推出特色作业和创新作业。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本学期,本组继续要求全组教师加大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教研力度,在大听课活动的开展中,数学组老师能积极参与听课活动,听课教师能分别从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对每位参加授课的老师统一进行评分、评课,授课教师能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以探究和解决课堂教学行为为基点,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在教导处的精心组织下,积极参与招远市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研活动,刘杨和王小涵两位老师在反复备课、磨课的过程中,不断改变授课模式,提升自我,在全市教研活动中呈现了两节精彩的跨学科融合课程;孙晓丽老师也在教研活动中做了《探索学科融合 打造素养课堂》的经验交流,分享了我校数学组在跨学科融合教学方面做法。得到了教科研中心的领导和全市数学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一学期来,数学教研组老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授课比赛,李鲁凤老师参加了招远市“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并获一等奖;杨明莉、王文秀、刘杨、李鲁凤、张绍莉五名老师积极参加“达标课堂”校级选拔赛,其中,刘杨和王文秀老师将代表学校参加下学期的招远市“达标课堂”比赛活动。
总之,本学期各项教研活动,我们从细从严字当头,强调可操作性和理念更新,进一步增强了团队意识,激活了团队活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积极参加线上培训活动,开拓视野、提高业务素养。
在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的同时,我们组的教师还积极参与线上、线下培训活动活动,如“观摩烟台市大比武一等奖教学视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山东省小学数学基于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研讨会”等培训,并积极撰写学习简报《共研新课标 蓄力新成长》。
通过学习,使我们数学组教师开阔了视野,对新课标及课堂教学改革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了教师更深层次的思索。
四、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方向。
1、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
2、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全组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大家的教学艺术。
3、课题探索研究工作力度不够,在今后的教研工作中,继续把加强课题的研究作为一个工作重点。
4、进一步抓好后进生的辅导,减少不合格现象,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一学期来,我们数学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我们以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效率为切入点,力求把素质教育、生态课堂的思想转化为教师自觉地教学行为,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
招远市实验小学
2023年7日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