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饭还是馒头?
这句话可能是大家每天都会听到的询问。
即使是在北方,米饭也已经是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
然而,软糯香甜的米饭储藏起来却有很多注意事项,如果储存不当发生了霉变,吃下去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今天就由烟台业达医院营养科专家和大家聊一聊霉变大米的健康问题。
PART.1
大米霉变的原因
大米霉变简单来说就是大米出现发霉、变质的情况,因为大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当大米处在潮湿、温度适宜的环境时,大米中的微生物就会生长繁殖引起大米霉变。这也是为什么夏秋季大米更容易霉变的原因。
PART.2
大米霉变的危害
大米霉变多是由真菌污染引起,会产生多种毒素污染物,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黄曲霉毒素等,一旦长期或者大量食用就会造成各种健康问题:
1. 消化吸收问题
食用霉变大米可能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恶心、呕吐、胃痛、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脱水、虚弱、营养不良等问题。
2. 肝肾功能损害
霉变大米中的毒素会损害肝肾功能,上世纪40年代日本就曾发生大米受青霉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黄变米事件,更是发生过因饲料受黄曲霉污染导致的十万火鸡突发死亡事件,而黄曲霉正是我国粮食污染中的常见真菌。
3. 神经系统问题
长期食用时,霉变大米中的毒素也可能会诱发神经系统异常,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
PART.3
如何鉴别霉变大米
鉴别大米的好坏可以采用望、闻、触、握的方法。
望外观:正常大米米粒饱满,颜色自然,无变色,不毛糙;
闻气味:新米有天然的清香之气,无异味;
触表面:米粒硬度高,不潮润,不沾粉;
握米粒:不黏软,不结团,不碎裂。
反观霉变大米则多有外观变色如发黄或发黑,表面有毛糙感,闻之有异味或霉味,触感潮或有黏腻感,米粒易结块、成团,易断裂。
PART.4
霉变大米应如何处理
如遇大米霉变应该如何处理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霉变的不多,淘洗一下就行了,没必要都扔掉。但实际上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一旦大米发生霉变建议立即停止食用,霉变的大米可以处理后作为饲料使用;如果是保质期内尚未拆封的真空包装大米则可以联系经销商进行售后处理。
PART.5
日常生活中如何储存大米
在大多数情况下,家庭购买多为小规格真空包装大米,在干燥、阴凉、通风处储存即可;如果是拆包装或者购入散装大米则应注意密封保存,并置于阴凉干燥处,最重要的是尽快食用。
总之,霉变大米对于我们的健康危害巨大。大家在购买时应看好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购置后妥善存储,在食用前更是要仔细查看是否有变味、变色以及霉变的情况,一旦大米霉变则不应继续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