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3年7月5日《烟台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日期:2023-07-05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7月5日举行《烟台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旭;烟台市水利局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人冷淑娇,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烟台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日前,烟台市水利局牵头编制了《烟台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景旭先生;烟台市水利局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人冷淑娇女士。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景旭副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烟台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景旭: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水利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烟台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的相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烟台市是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674.7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9.5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15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世界人均的1/20,属资源型缺水城市。全市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2.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我市城乡供水、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通过实施“控采限量、节水压减、水源置换、修复补源”等综合整治措施,地下水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一是控采限量,严格地下水监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地下水量水位双控管理,定期开展地下水位监测,强化取用水监管,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从源头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开采量由2001年的7.7亿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55亿立方米,地下水埋深由2001年的6.05米稳步回升到2022年的4.46米。二是节水压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认真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建立市级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积极实施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全方位节水,严格高耗水行业管理,全市列入国家、省、市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中高耗水企业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11.37立方米,居全省第二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4.24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扎实推进水资源税改革,通过实行差别税率,合理提高地下水水资源税标准,有效促进地下水资源限采制度的落实。三是水源置换,统筹“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海淡水、外调水”五种水源配置。优化城市供水水源结构,城市供水由取地下水为主改为取大中型水库地表水为主,地下水源地按照备用水源地进行管理。科学调引客水,2015年以来累计调引客水7.3亿立方米,保障了我市城市供水安全。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持续加大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2022年非常规水利用量达到7206万立方米,比2021年增长108%。四是修复补源,增加供水能力。加快水源及连通工程建设,增加地表水可供水量。截至2022年底,全市1061座各类水库,总库容达到18.1亿立方米,建成了11处区域内水系连通工程。2020年起开工建设的老岚水库,计划2023年底前具备蓄水条件,总库容1.5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85亿立方米。积极开展地下水库、河道拦蓄、回灌补源渗井等补源工程建设,建成河道拦蓄工程247座,大沽夹河、黄水河及王河3座地下水库总库容达到3.16亿立方米,调节库容达到1.37亿立方米,有效提升了地下水补源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确保地下水质量和可持续利用是重大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要求开展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遏制全国地下水污染加剧状况。国务院于2021年10月21日以国务院令第748号公布《地下水管理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地下水管理条例》聚焦地下水超采、污染突出等问题,从六个方面对强化地下水节约保护、超采治理和污染防治等工作作出重要制度安排。一是规定了地下水调查评价、地下水保护利用和污染防治规划、地下水储备三项基础性制度。二是规定了建立地下水“双控”、地下水取水计量、地下水资源税费征收等制度,明确了严格地下水取水许可申请条件、防止地下工程建设不利影响、禁止开采难以更新地下水等措施,推动节约、保护地下水。三是明确规定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禁止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编制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推动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四是规定了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严格地下水污染管控的措施。五是规定建立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网和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对矿产资源开采和地下工程建设疏干排水、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监管措施。六是对超采、污染地下水行为,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地下水管理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地下水管理的专门行政法规,对强化地下水管理、防治地下水超采和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地下水管理条例》,持续做好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促进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市水利局牵头编制了《烟台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于2023年6月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二、工作目标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地下水管理保护控制指标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严格管理、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合理优化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水源用水结构,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可持续利用。到2025年,全市地下水源储备量增加0.47亿立方米、可利用量增加0.24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在4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地下水国控点位V类水比例保持9.09%左右。

三、工作任务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工作方案》明确了6个方面具体工作任务。

一是严格地下水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省下达的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双控指标,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量,维持合理地下水位。规范地热水取用管理,加强地下水位、水质监测,建立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机制。

二是强化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合理确定地下水取水工程布局,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好地下水储备管理,及时制定特殊干旱年份以及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动用地下水储备预案。推进应急备用饮用水地下水源建设,作为突发事件等应急备用水源。

三是深化地下水修复治理。加强海水入侵防治,开展滨海湿地、生态防护林和防护带等生态修复工作。大力推进地下水禁限采区城乡供水管网建设,加大水源置换力度。实施地下水补源工程建设,增加供水及调配能力。

四是加强综合节水措施。通过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提质和城镇节水降损等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强化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推动全方位节水。

五是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雨洪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再生水管网工程建设,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推进海水淡化项目落地实施,扩大海水淡化水利用规模。

六是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配合做好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强化城镇和农村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等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方案》顺利实施,主要采取三方面保障措施,推进工作任务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健全部门联动机制,严格部门联合执法监督,打击违法取用地下水行为,强化监督考核,确保各项措施执行到位。

二是加强技术保障,加大资金投入。运用和推广地下水管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地下水管理和保护等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健全长效机制。支持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相关的科研技术攻关,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保护地下水的意识。

最后,再次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市水利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景局长的全面解读。

下面,欢迎各位记者朋友提问。请冷主任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

胶东在线:

地下水资源作为烟台市重要供水水源,具有重要的资源属性和生态功能。《烟台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为烟台地下水管理的专门政策文件,在推进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面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烟台市水利局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人 冷淑娇:

烟台市将“节水优先”作为首要工作原则,持续强化重点领域节水控水,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持续推进国家节水行动。编制完成《烟台市节约用水“十四五”规划》,科学确定节水目标及年度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规划的目标约束作用,为节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相继印发实施《烟台市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关于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意见》《烟台市落实和完善节水激励政策的若干措施》等文件,进一步完善节水管理机制,确保节水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规范节约用水管理。建立区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持续强化用水定额执行应用,规范计划用水管理,实现了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计划全覆盖。全市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稳居全省前列,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

高标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市实现了11个行政区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全覆盖。列入国家、省、市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中高耗水企业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创建率为100%。累计8所高校创建成为省级节水型高校,创建率达50%,截至目前,累计创建各类节水载体800多处,为全市节水工作树立了引领和示范。

《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明确“节水优先”原则,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尊重地下水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全面推动水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实行取用地下水严格管控。根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以及地下水利用情况和管控要求,从取水和用水的环节严格管控措施,通过双控指标合理确定地下水取水工程布局。严格执行不予批准取水许可申请的六种情形,即不符合“双控”的要求,不符合限制开采区的规定,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和节水规定,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水资源紧缺或者生态脆弱地区新建、改建、扩建高耗水项目,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垦种植而取用地下水等。

明确用水过程节约要求。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提质和城镇节水降损等全方位节水。要求取用地下水户严格定额管理要求,使用先进节约用水技术、工艺和设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广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提高用水效率。

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推进再生水管网工程建设,推动海水淡化项目落地实施,扩大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实现对地下水源有效替代,提升用水结构优化配置。

凤凰网:

近年,国家省市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烟台在取用地下水监管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步还将采取哪些新的措施提升地下水管理成效?

烟台市水利局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人 冷淑娇:

近年,烟台市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强化取用水监管,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按照“优先利用地表水、限制开采地下水、鼓励使用非常规水”的原则,严把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关口,积极推动再生水开发利用以及海水淡化项目落地实施,从源头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

巩固提升地下水取用水规范化管理水平。开展取水口专项整治行动,认真建立取水工程整改台账,2022年底全市排查2446个取水项目问题全部按时完成整改。2023年组织开展地下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取水口动态管控,持续巩固取水口专项整治成果,规范地下水取用水行为。

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严格落实水利部、省水利厅关于强化取水口取水监测计量有关要求,压实取用水户取水计量主体责任,全市新建、改造非农取水远程在线监测设施2230个,在全省率先完成水资源税远程在线监控设施安装和并网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地下水管理成效,《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明确了“节水优先、高效利用、系统治理”原则,计划采取“两控两增四提升”措施,持续推进地下水采补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两控”即地下水量、地下水位双控。通过严格执行“双控”指标来合理确定地下水取水工程的布局,制定年度取水计划,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采取种植结构调整、水源置换、节水等措施,严格控制取用地下水,维持合理地下水位。

“两增”即增加地下水源储备量和地下水可利用量。通过地下水库、河道拦蓄、回灌补源渗井等地下水补源工程建设,实施地下水库应急供水、增设应急抗旱供水井等工程措施,增加地下水源储备总量和可利用量,作为突发事件等应急备用水源。

“四提升”即提升地下水补源能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用水结构优化配置和地下水环境质量。通过推进地下水禁限采区城乡供水管网建设、地表水源工程建设等,提升地下水回补能力;通过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提质、城镇节水降损,提升地下水资源节约利用水平;通过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雨洪资源、再生水、海淡水工程项目建设,提升用水结构的优化配置;通过加强城镇及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等污染,提升全市地下水环境质量。

大众网:

《烟台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中提到了地下水修复补源,下步将实施哪些措施推进相关工作?

烟台市水利局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负责人 冷淑娇:

近年,烟台以地下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积极采取修复补源等治理措施,切实做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封停超采区内自备井277眼,累计压减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1220万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由2001年的7.7亿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5亿立方米,地下水位稳步提升,海水入侵面积由2000年初的745.8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561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持续巩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果,提升地下水补源能力,《工作方案》提出加快实施现代水网建设,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开展水源及连通工程建设,增加地下水补源能力。

实施水库建设及增容扩建工程。结合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实施水库建设,规划到2025完成老岚水库工程建设,启动莱阳南泗庄中型水库建设,新建山吴家小型水库,新增总库容约2.4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约1.31亿立方米。完成龙口王屋大中型水库增容工程,实施招远城子水库等5座中型水库增容扩建,规划增加兴利库容约0.55亿立方米。

开展连通工程建设。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统筹考虑需水与供水,继续开展连通工程建设。到2025年,规划新建老岚水库-门楼水库(双向)、沐浴水库-龙门口水库等6项连通工程,新增水资源调配能力约1.2亿立方米。

实施地下水库及补源工程建设。按照“平时限采涵养、旱时应急备用”的原则,保护与利用并重,实施地下水库、河道拦蓄、回灌补源渗井等补源工程建设。规划到2025年,新建市区外夹河(大沽夹河干流)中游、海阳留格2座地下水库,总库容增加约0.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增加约0.24亿立方米,增加地下水补给水量,促进地下水位回升。

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两位发布人的介绍和解答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烟台市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工作方案》的出台实施,是烟台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地下水管理条例》的重要举措,对保障我市供水安全、维系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记者朋友采取短视频、长图、消息、深度报道等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把这些好的水利规划宣传出去,让广大市民朋友了解水利、了解地下水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以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

相关文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