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古城小学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3-07-31     

字号: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的过程中,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认知劳动不分贵贱,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明确劳动教育目的和意义,不断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劳动课是新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充分整合各种活动,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资源,将活动课程化。本学期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了劳动教育:

1.营造劳动氛围

加强劳动课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劳动课新路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劳动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遵循主体性原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法,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如把自己当作环境卫生的保卫者、班级的美容师,把枯燥的卫生打扫变得富有人情味,学生干起来也特别积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2.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劳动引导

儿童的劳动教育尤其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从感性认识入手,使他们从生活实践中了解劳动的意义。给学生提供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注意教育形式的灵活而有趣。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启蒙教育,做到个人生活起居自理,感知劳动乐趣。小学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丰富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3.重视学生劳动过程体验

为了能精准、科学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对劳动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设置了劳动评价过程“三步走”:劳动准备阶段的自主探究,劳动实践过中的技能淬炼及品质塑造,劳动展示阶段的价值与精神体验。

此外,通过设计学习支架,如:自主劳动打卡单、项目实践记录单、成果展示等,重视学生过程体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解决劳动中出现的困难,助力劳动素养迭代生成,让评价过程呈现动态发展。

4.家校联动拓宽劳动教育渠道

小学低年级是劳动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和家长抓住关键期,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让“劳动最光荣”的思想根植于心。

转变家长观念。学校重视对家长的引导,首先改变家长只重视学习成绩、轻视劳动教育的观念,通过发放劳动教育指南、家长会等途径,让家长注重培养孩子劳动技能,增强孩子的责任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劳动课程的深入推进,家长也深刻感受到了劳动教育带给孩子的改变,积极树立家庭劳动教育观念,主动引导、教授学生劳动技能,树立家校合作教育的坚定信心。

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在古城小学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我们将继续坚持教、学、做合一,积极创造劳动条件,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