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第三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3-07-29     

字号:

莱阳市第三实验学校,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16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1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0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至五年级每周1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学校设立校内基地一处,位于操场北边位置,面积大约20平方米左右。

三、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120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方面1000-2000元。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一至五年级使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五、学校实施方案

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多渠道宣传,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培养二十一世纪建设人才必须遵守的守则。对学生加强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的教育,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任务。我校重视劳动教育,组成以德育主任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校还将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二)以“服务岗位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打通渠道,拓宽开放外延,为学生搭建多元的成长舞台。我校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规律出发,广泛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开展体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显为良好的行为和自觉习惯。  

1、组织“爱学校的集体劳动”,每个学生在班级内寻找适合自己的小岗位,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责任感。各班有劳动责任区,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到责任区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把责任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另一课堂,确保“时间、地点、人员、效果”四落实。  

2、坚持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做爸妈的帮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衣、叠被……;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如自己烧饭、自己做好个人卫生、自己上学等。  

3、组织“爱社会的公益劳动”,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给孩子积极参与并实践劳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让其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以达到劳动育人的目的。  

1、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  

2、 积极开展“三个一”活动,即“访一名劳动能手”“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四)主要活动安排

1、每学期开展校内劳动实践基地活动。

2、每学期至少开展公益劳动2次,主要利用寒暑假。

3、每学年安排一次劳动知识和技能竞赛。

4、坚持每天进行劳动,各班级负责好各班级的卫生区域进行劳动,全班全员参与。

5、参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展家务劳动活动。

6、充分利用好五一、十一、寒假、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作业。

(五)时间安排:

8----10月:体验收获校外劳动基地实践活动及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10-11月:班级卫生劳动和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11-12月:班级卫生劳动和周末公益劳动实践活动。

12-1月:劳动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

1-3月:寒假劳动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4月:班级卫生班级负责制和个人负责制劳动实践活动。

4-5月:劳动教育月活动。

5-7月份:班级劳动和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7-9月份:暑假劳动实践活动及公益劳动活动。

(六)劳动月方案及佐证材料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经研究,决定每年5月开展“劳动教育月”活动。

一、活动主题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二、活动宗旨

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广泛宣传劳动的价值,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服务劳动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涵养劳动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活动时间

每年5月份

四、活动内容

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 从“自我服务”“学校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 四方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建立劳动教育机制,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1.劳动教育之教学篇

活动形式:班会课

主讲人:班主任

活动内容: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 上一节劳动教育课。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2.劳动教育之实践篇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

(1)每位学生每天至少完成自己所在年级段“中小学生各年级劳动项目”列表中的 2 项内容,多者不限。

(2)每天结束家务劳动后,学生要主动向父母汇报完成的情况与心得体会,家长耐心听取并应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及时反馈。

(3)每位学生要以每周填写一张“家务劳动情况记录表”的形式进行活动记录,每周要进行自我小结,家长要对孩子一周的家务劳动情况进行积极客观的评价,形成良好互动。

3.劳动教育之文化篇

(1)劳动诗词朗诵

活动形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 学生可选取中外劳动诗词名篇,进行线上朗诵、班级或年级内分享。

(2)劳动歌曲大家唱

活动形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开展唱劳动歌曲活动

(3)“我身边的劳动者”社会调研

活动形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以身边的劳动者——父母亲或其他亲人为对象,调研了解其职业和劳动情况,感悟不同职业和不同岗位的劳动要素、劳动价值、劳动精神。以调查报告或手抄报的形式呈现。

(4)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党史、敬劳模”教育活动。

活动形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

活动内容: 利用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习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党史、敬劳模”教育活动,可通过征文、绘画、摄影的方式向我们身边的劳动者致敬。及时将自己的文章、绘画或摄影作品分享给大家。

五、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详细策划。各班级要高度重视活动月的组织开展,全面规划活动月各项工作,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活动方案。

2. 各班级要把每类活动形式,有效合理布置,让学生轻松有趣参与其中,并收获知识,锻炼能力。

3. 要强化劳动风险意识,认真研判劳动实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学生的劳动安全教育。

4.做好宣传,及时总结。积累相关经验与材料,加大宣传力度,边活动边总结,及时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做好宣传,并将活动设计美篇发学校公众号。

六、领导小组和组织保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领导小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业务指导。

2.级部主任参与各年级劳动教育活动,及时总结、表彰开展活动优秀的年级,以各种形式做好宣传、引领和指导工作。

七.教学设计

盘扣:衣襟上的中国符号

【活动目标】

1.了解盘扣的发展历史、特点及其价值。

2.学会琵琶结盘扣的编制方法,并进行花式盘扣的创编。

3.通过认识、欣赏、尝试制作盘扣,体会制作的快乐,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提高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扣坨的编制和花式盘扣的创编。

【活动准备】

相关微课、微视频、双色硬条若干、编好的扣坨若干、剪刀、镊子、展板、大头针。

【活动过程】

一、盘扣,盛开在衣襟上的花

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盘扣吗?

颗颗盘扣,犹如开在心尖的花,灼灼其华,藏着一份风华绝代的美。

2.学生谈谈生活中的盘扣。

你还在哪里见过盘扣?

3.欣赏带盘扣的物品图片。

4.小小的盘扣,看似是简单而不起眼的扣子,却蕴藏了中国匠心之巧、文化之浓、审美之极致!

5.视频播放:《认识盘扣》。

手工盘扣有其特殊的工艺性,它运用细腻、婉约的手工扦边和盘花扣,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自我涵养,精巧的盘扣中蕴含着精致。

6.初步了解盘扣的种类。

每一例盘扣都有表现其特征的名字,从普通直形扣到栩栩如生的蝴蝶扣、蜻蜓扣、菊花扣、梅花扣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寿形扣等,有近百种之多。在形形色色的传统旗袍中,衣襟上的盘扣常常起到画龙点睛般的传神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衣襟上的中国符号”。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盘扣,了解盘扣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微视频了解盘扣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学习制作盘扣打下基础。】

二、巧手轻盘,丝丝入扣

(一)回顾交流掌握新技能的方法:

亲爱的同学们,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我们在生活中想要掌握一项新技能时,通常会有哪些途径呢?

(二)制作扣坨

1.盘扣锁左右,玲珑花瓣开,请同学们拆解一个盘扣,初步了解盘扣的制作过程。

2.视频播放制作扣坨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制作扣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成员之间一定要互帮互助噢!

3.学生交流总结

【本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盘扣的组成,引导他们认识到做盘扣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做扣坨。通过拆一拆的方法,了解扣坨的结构;通过教师演示和视频播放,让学生直观学习制作扣坨的步骤,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为接下来做盘扣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做琵琶扣

1.点击视频播放“琵琶扣”的做法并讲解,小组合作制作“琵琶扣”。

2.展示评价。

3.小结:“琵琶扣”它是相对简单的盘扣,常见于旗袍领子部分。

(四)个性创编,心有千千结:

盘扣始于盛唐,流传至今,包括盘、包、缝、编、衍等多种手法,一枚枚盘扣,一圈一结,一绕一结,诉说着远古结绳系带的传承故事。

1.学生参考平板里的教程,小组合作创作花式盘扣。(老师相机指导)

2.学生展示作品并评价。

【这一环节中,学生完成了最简单的琵琶扣的制作,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借助电子设备初步学会了花式盘扣的制作,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评价,提升品质意识。】

三、盘出千千结,传承中华魂

1.介绍盘扣皇后—珊丽娜,进行介绍,并激发学生对盘扣的传承意识。

珊丽娜,被许多人称作“盘扣皇后”。在珊丽娜手里,濒临失传的盘扣制作技艺重新“活”了过来。

2.文化传承,在行动

小小盘扣之间,缠绕出了中国传统服饰的韵味,精巧、灵动。在中国,盘扣不仅是固定衣襟的扣子,它还象征着古老的中国,见证了中国服饰的演变与传统工艺的匠心。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3.学生畅谈收获,教师小结。

盘扣,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工艺设计师,这些作品也饱含了他们对伟大中国文化的热爱。作为一个古老的文化标志,盘扣文化值得更多的人去学习,去传承,去发扬光大——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透过小小的盘扣在生活以及世界舞台的耀眼展现,升华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到传承传统技艺的活动中来。】

板书:

盘扣:衣襟上的中国符号

学习

传承

八.成长档案

九.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评且择优参加县市级成果展活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