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鲁花丰台中学2022-2023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3-07-29     

字号:

基本情况

莱阳市鲁花丰台中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0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4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3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六七八九年级每周各一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生产劳动。

二.基地建立情况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和训练,经过几次会议研究,统一思想,确定把劳动实践基地的进一步建设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课程加以重视,充分利用绿地、空隙地带等安全空间,通过建设校园“小苗圃”“智慧农场”等,指导学生进行农业生产劳动,扎扎实实地开展劳动教育。

我校原先在餐厅西边开辟了两块荒地,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劳动实践活动区,每班均有一块劳动基地用来种植四季常见蔬菜。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亲自参与种植,为农作物松土、施肥、浇水、除草、采摘,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于场地有限,慢慢的不能满足学生的劳动需求。经过选址、设计,将劳动基地向宿舍南边扩建,开辟了1000平方米的荒地,划分为辣椒、玉米、花生、豆类、瓜类等八个种植区域,并做了初步的平面设计图。将校园内闲置坡地、边角地平整出来,扩大原有劳动基地规模。


因为校内劳动基地规模有限,于是学校多方挖掘社会资源,积极与山东省北方植物园,共建校内劳动基地和校外研学基地。山东省北方植物园坐落于山东省莱阳市姜疃镇濯村,她位于胶东最大内陆河五龙河下游五龙河与玉带河交汇处。是山东省规模最大、树木物种较多的植物种质资源库和胶东地区重要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为山东省内物种较全,生态环境较好的暖温带植物园。园内精心打造了生动化科普长廊,利用图文展示、语音播报、二维码扫描等多样化方式,积极推进林草科普全方位的知识宣传,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小学生可以进行认识植物储备知识、也可以制作树叶标本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更可以进行珍贵物质的介绍和动植物保护的介绍实现对小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培养。对于中学生更是可以较好的与学科知识进行衔接,比如通过体验嫁接技术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通过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和作为储备石油资源,可以更好的理解植物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通过对珍贵和濒危物种的介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保护植物资源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因为我国有这些濒危和珍贵物种而提高自豪感。

我校以‘校内劳动基地+校外研学基地’为主的劳动实践基地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后期我们还将依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目标、内容,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分批建设覆盖不同行业的劳动实践基地,以丰富学生劳动教育载体,实现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的目的。将学校劳动教育做真做实。

三.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1.5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劳动生产方面。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6-9年级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五.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省市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培养新时代的劳动者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初中三、四年级开设“通用技术课”,贯穿初中四个年级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 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
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教育方针, 认识“五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从培养目标的高度,更多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劳动教学纲要》,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学习各地劳动教育的先进经验,增强教育工作的时代感。
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做好“三保证”: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评估优劣。二要订好劳动教材做到人手-册,一人-份,保证劳动教育材料。三要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利用我校现有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食堂每学年开展学生帮厨活动;我校的农场,每学年安排学生实践体验。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学校的绿化带、花坛和草坪,我们将其划分给班级包干,负责卫生保洁工作。.
  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山东省北方植物园进行研学活动及公益除草除虫活动,将山东省北方植物园作为校外的劳动教育基地,各年级学生轮流做好公益服务工作。
  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还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开展研究,提高劳动教育质量。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劳动课教学的质量,是优化劳动教育的关键。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劳动教学课程标准》;深刻领会纲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举行了劳动教学公开课,课后,重点讨论研究劳动课教学的基本模式。
4、各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目的,有主题的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原则,并充分注意教育形势的趣、活、实。要求:每班进行一次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次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建一个劳动兴趣小组。 并及时整理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劳动先进班集体。
5、学校开展全校学生征集“ 劳动小窍门”、“劳动金点子”,培养学生在劳动中实践、学习、创新的能力。
6、各班组织学生开展“学一种劳动技术”“写一篇劳动收获体会”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本领,做主人。
7、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8、开展评选“劳动能手”等活动。

六.劳动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我劳动、我快乐”为活动主题,结合劳动节大力营造劳动氛围,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以劳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通过活动大力弘扬广大劳动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的高尚品质,充分展示当代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活动主题。
  以“我劳动、我快乐”为主题开展“我们的节日——劳动节”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文化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示当代劳模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激发我校全体师生在积极参与“创文”活动的工作热情。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广大学生能明白劳动节的来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爱劳动意识,知道劳动的艰辛、懂得尊重、爱惜劳动成果。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能较主动地投入地投入到劳动的队伍中,能体验劳动的快乐,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活动内容。
1、举办庆五一系列活动(4月28日至5月10日),各班组织一次我劳动,我快乐主题班会;刊出一期“我劳动,我快乐”主题黑板报;学校广播站开设“我劳动,我快乐”宣传栏目,热情歌颂为建设美丽校园所做出的贡献的班集体;同时一首歌颂劳模精神和创业精神的歌曲。
2、邀请市劳动模范、先进劳动者或先进集体来学校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热潮。
3、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慰问劳模活动。通过慰问了解他们平时的工作情况,感受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通过身边的感人故事,学会尊重、关爱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4、组织“五一”班级排球比赛(4月底至5月初),提高广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努力在全校营造一种文明和谐、奋发向上的氛围。
5、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活动,进一步将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校园各项活动推向深入。
6、积极开展爱国卫生义务劳动,发动广大师生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为师生创造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7、5月4日组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爱国歌曲大合唱,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8、利用放假时间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在家人的指导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扫地拖地、做饭做菜、洗碗洗衣、买菜购物、整理房间等。希望同学们通过参加家务劳动,体会劳动的乐趣,感受父母的辛劳,培养感恩之情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五、主要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启动活动,发出号召,提高认识,明确活动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学生会、团委会的阵地作用(广播站、团队会、国旗下讲话、比赛等),开展富有教育、卓有成效、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