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3-07-29     

字号:

一、指导思想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2023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全体师生了解五一节的由来、意义;了解中国各年代的劳模,学习劳模精神;并鼓励学生学习身边无私奉献的劳动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以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开展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活动主题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三、活动目标

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广泛宣传劳动的价值,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公益服务劳动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涵养劳动品质,为其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四、活动时间

2023年5月

五、活动内容

1.开展主题宣传,营造劳动氛围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LED等渠道,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让师生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2.开展劳动主题班会,涵养劳动情怀

各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时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开展线上劳动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生活与学习中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各班级保留活动照片)

3.积极参与家务劳动,践行劳动精神

学生积极参与到家庭劳动中,体验家务劳动(家政、烹饪、整理与收纳)、生产劳动(种植与养殖)等。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解忧,体会父母的不容易,学会感恩。每天结束家务劳动后,学生要主动向父母汇报完成的情况与心得体会,家长耐心听取并应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及时反馈。

每周填写一张“家务劳动情况记录表”的形式进行活动记录,每周要进行自我小结,家长要对孩子一周的家务劳动情况进行积极客观的评价,形成良好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劳动光荣,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珍惜当下美好生活。(照片、短视频等形式记载劳动过程,各班择优上传2张转发至班主任群)

4. 寻访身边劳动者,致敬最美劳动者

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习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党史、敬劳模”教育活动。

深入校园、家庭、社会,寻找、发现身边平凡的劳动者,了解他们坚守岗位,终于值守的感人事迹,体会劳动的艰辛,感悟自己幸福的生活是来自于劳动者们日复一日的坚守。通过绘画8k、朗诵(初一)、手抄报8k、歌曲(初二)、征文、摄影、参观访问(初三)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和感悟,抒发自己对于劳动的热爱,展现新时代劳动精神,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向我们身边的劳动者致敬。(各班级根据内容上交至少3份作品)

五、活动要求

1.各班级要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意义,认真做好劳动月系列活动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扎实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活动效果。

2.各班级教育广大同学提高安全意识,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同时,要教育广大同学在活动中遵纪守法,时刻注意维护中学生的良好形象。

3.学生通过照片、短视频、作文、手抄报等形式多元化记录参与活动情况。

4.各班级要重视活动的宣传和总结工作,注重收集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利用美篇等方式及时报道。

六、活动效果

劳动月主题活动开展以后,学生积极行动,家长大力配合,使活动得到顺利开展。活动月期间,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留下劳动照片300多张;班主任制作美篇10余篇;学生劳动实践作品100多件,其中荣获一等奖10件、二等奖20件;学生手抄报300多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