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龙口市北马镇北马中学各项规划计划完成情况

日期:2023-07-28     

字号:

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和谐理校”的办学理念,依据“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全面育人”办学指导思想,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流学校,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一、进一步修订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引进激励、竞争机制,从“制度治校”逐步走向“文化治校”,提高学校的合力效应。已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着力营造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以制度建设作保障,不断优化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优秀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对有成就、有发展的骨干教师在进修提高、科研立项、学术交流、物质奖励以及职务评聘、晋级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了良好用人导向和科学评价机制。

二、从多方位培养人才,建设“立体型”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打造风清气正、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领导班子从思想上和教育理念上当好引领者,管理上以“情”来带动师生,用“爱”来关心师生,引领教师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在制度上、管理细节上和人性化服务上做好管理,懂得办学规律,熟悉教育技能,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教育理念。继续开展“强素质修师德、树形象展师风”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每学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组织广大教职工向最美教师和师德标兵学习,同时注重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和激励广大教师端正工作态度,增强爱岗敬业、奉献担当的意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优良的校风和教风,也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树立了榜样。加大情感投入,调动积极性,关心体贴教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师德考核体系,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违背师德规范的教师,形成有效的奖罚机制

三、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师资培训,引导、规范、激励全员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积极营造研讨氛围,按照新课改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研讨适合校情的,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学校教学特色。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结合校本研修,做好教师远程研修工作,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培训,并要回校进行二次培训,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

努力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出在龙口市同类学校中“教师素养、学科能力、教学成绩”,处于领先地位的强势学科和特色。学校的英语学科和历史学科的教师素养和教学业绩均在龙口市居前列。

四、学校已经充分提供足额的资金保障教师教科研及培训,充分利用市安排的学校共同体展开教学教研研讨,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科研课改,学校每学期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评课活动,进行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示范课、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新课改理论,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来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好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新秀的评选工作,有2人次获龙口市级优秀乡村青年教师称号,1人次获烟台市级优秀乡村青年教师称号,1人次获山东省优秀乡村青年教师称号。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并有多个课题已结题。

五、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对综合楼完成了楼道封闭工程、重铺了综合楼教室的地砖,教室里更换了LED护眼灯,完成了综合楼外挂拆除及重抹粉刷工程,学校餐厅更换屋顶、餐桌及厨房用具等。将家属区同教学区进行了隔离,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了物质保障。

六、坚持不懈地以党风带作风,以作风促教风,以教风育学风。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学习,做好“三会一课”,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加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执行力,做好“一训三风”的落实。

学校坚持周一升国旗制度,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月、民族精神教育月、法制宣传月、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安排国旗下讲话。各班级都有举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中国梦教育、环保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团队合作教育等各项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构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平台,充分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

七、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文明校园

作为寄宿制学校,学生周一到周五全部吃住在学校,而且学生年龄小,都是初次离家过集体生活,需要学校给予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因此学校实行了全天候全方位无缝隙无死角管理,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每天学校由一名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各级部、各职能部门中层领导和值班教师等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管理,特别是在早中晚就餐时间和课间以及晚自习后时间段,全体值班人员必须到岗,护导学生,维持秩序,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夜间值班时,办公楼有领导值班,总务处、传达室等职能部门均有值班人员在岗,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在学生宿舍,每个楼层都至少有一名值班教师与学生同住,从学生回宿舍到第二天早晨学生起床,全权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为学生服好务。

学校倡导“自律”,通过学习《中学生守则》、《一日常规》及班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建立有效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品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

未来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发扬“加大执行力,担当有为”的北中精神,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再创新辉煌。


龙口市北马镇北马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落实完成情况

依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立足学校实际情况,不断挖掘、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塑造广大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技术、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研究等方面自我发展、自我成长,提升全校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一、学校已经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着力营造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以制度建设作保障,不断优化学校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教师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优秀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对有成就、有发展的骨干教师在进修提高、科研立项、学术交流、物质奖励以及职务评聘、晋级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形成了良好用人导向和科学评价机制。

二、提高全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养和师德水平,极大地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通过行为引领、创设平台、行动研究等渠道强化教育科研,调动广大教师的教研热情,增强教师自我探究、自我挑战、自我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提高广大教师的人格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幸福观教育,正确认识理解当前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现实,用辨证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良好的心态,在体验做教师辛苦的同时,更应该体味到做教师的幸福,真正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加大情感投入,调动积极性,关心体贴教师,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师德考核体系,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违背师德规范的教师,形成有效的奖罚机制,推动教师职业理想与人格修养的进一步完善。

三、学校已经充分提供足额的资金保障教师教科研及培训,充分利用市安排的学校共同体展开教学教研研讨,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科研课改,学校每学期都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评课活动,进行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示范课、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新课改理论,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来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好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教学新秀的评选工作,有2人次获龙口市级优秀乡村青年教师称号,1人次获烟台市级优秀乡村青年教师称号,1人次获山东省优秀乡村青年教师称号。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并有多个课题已结题。

龙口市北马镇北马中学校园发展规划落实完成情况

学校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规范先进的制度文化和优良的物质文化为载体,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办学理念,发扬“索知励志、成才报国”的精神,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创建校园文化精品,提高学校品味,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场所。

一、校园物质建设为保障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显性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的物质基础。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和设施、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条件。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建设,既可起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园的作用,又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广大师生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熏陶,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对综合楼完成了楼道封闭工程、重铺了综合楼教室的地砖,教室里更换了LED护眼灯,完成了综合楼外挂拆除及重抹粉刷工程,学校餐厅更换屋顶、餐桌及厨房用具等。将家属区同教学区进行了隔离,为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校园精神文化做引领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内核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在长期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

坚持特色办学和内涵发展,让教师成为播种幸福、传递幸福、创造幸福的人,让学生去发现幸福、获得幸福、分享幸福,使广大师生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在这个家里,工作学习生活顺心、舒心、安心,每个人都能收获愉悦的幸福归属感。学校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师读书和学生读书活动,征集优秀的稿件,利用较好的校园景观,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实现环境文化凝聚人、引导人、造就人的目标。学校器乐小组、合唱团、舞蹈团、绘画小组、书法小组等学生社团也定期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

三、搞好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学校章程,利用制度管人、服务人、培育人。倡导“自律”,通过学习《中学生守则》、《一日常规》及班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建立有效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品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

四、积极从行为文化建设入手

校园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在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坚持不懈地以党风带作风,以作风促教风,以教风育学风。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学习,做好“三会一课”,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加大党员干部的工作执行力,做好“一训三风”的落实。

学校坚持周一升国旗制度,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月、民族精神教育月、法制宣传月、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安排国旗下讲话。各班级都有举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中国梦教育、环保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团队合作教育等各项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构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平台,充分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

四、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从学校实际出发,突出育人特色和学术氛围,努力建设优良的环境文化,为师生创造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有育人功能,通过刊板、标语、条幅等形式展现文化内涵。教室走廊文化建设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楼梯处张贴名人名言,积极建好班级文化墙,让学生浸润在优雅的文化氛围中。

五、加强精细化管理,构建文明校园

作为寄宿制学校,学生周一到周五全部吃住在学校,而且学生年龄小,都是初次离家过集体生活,需要学校给予充分的关爱和照顾,因此学校实行了全天候全方位无缝隙无死角管理,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每天学校由一名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会同各级部、各职能部门中层领导和值班教师等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管理,特别是在早中晚就餐时间和课间以及晚自习后时间段,全体值班人员必须到岗,护导学生,维持秩序,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夜间值班时,办公楼有领导值班,总务处、传达室等职能部门均有值班人员在岗,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在学生宿舍,每个楼层都至少有一名值班教师与学生同住,从学生回宿舍到第二天早晨学生起床,全权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为学生服好务。课间时间上课教师同值班教师实行无缝衔接,确保学生的安全及言行得到及时的矫正。

龙口市北马镇北马中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