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情况】莱阳市河洛中心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度工作总结

日期:2023-07-28     

字号:

 

一、成绩来之不易,奋斗成之惟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过去的一年,在市教育和体育局的指导帮助下,在河洛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河洛初中全体教师初心如磐、砥砺前行,挥洒汗水、收获喜悦。

这一年,我们坚守“平安校园”的首要方针,安全工作扎实有序分管安全工作的王豪杰校长工作部署严而又实;安全办各负责人落实管理事项实而又细;级部负责人、班主任真正做到了安全教育日常化、安全管理细微化、安全演练实效化;后勤开展安全排查全面深入、细致入微;带班领导和值班教师迎朝霞送夕阳,顶严寒冒酷暑,风雨兼程,尽责守护路队和校车安全,上下学的路上尽显河洛初中的安全与文明风范;食堂完善设施、规范管理,全力保障全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全体教师化部署为措施,用行动守校园,年内无任何重大意外事件和安全责任事故,真正为师生的安全撑起一片蓝天。

这一年,我们不惧“新冠”风雨,疫情防控交出了合格答卷。抗击新冠是一场大战、一场大考,勇担重任、不惧风险、扫码采样、志愿服务的核酸团队,坚持教学、不误网课的宝娟嗓教师们,任务量剧增、地毯式摸排、定点式上报的信息团队,严守校门、外防输入、严谨负责的安保团队,防疫物资了然于胸、确保消杀全程无忧的物资团队,人盯人、全覆盖、无死角打卡测温、登记追踪的班主任们,每一位河中人都在这场大考中认真答卷。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是我们心系人民、大爱无疆的敬业精神,是我们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责任担当,是我们知重负重、敢打敢拼的过硬作风,才将我们与病毒短兵相接的时间尽可能推后,筑起了保卫师生健康、阻击病毒的坚强屏障。

这一年,我们立足“抓管理,树形象,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综合发展得见实效。2021年莱阳市教育系统科学发展考核中获优秀等次。因为我们有能打得起硬仗的负责人队伍,不惧工作压力,不辞任务艰辛,付出了努力也创造了成绩;我们有以政教处董成伟校长为龙头的班主任队伍,考核比拼明晰,指导培训恰当,管理落实有效,学校的卫生、纪律、文明度等各方面都大大提升;我们还有教育信息宣传队伍,妙笔生花,不断出新,市县两级媒体发稿均能见到我校的英姿,“河洛教育”的美篇更是将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的各类精彩活动展现出亮点频频,河洛教育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

这一年,我们把握“教育教学”的工作主线,教学成绩稳步提升。中考一战全面丰收,优生率、指标生率双超额完成,高职分流率居农村中学前列,优生完成率更是从三年前50%到两年前70%,再到2022126.67%,实现了三年三级跳的跨越式增长。教务处积极改革教学,推进核心素养落地。2022年共组织推门听课60节,召开校教学质量研讨29次。以骨干引领为船锚,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示范;以教学常规为船桨,向常规管理、检查督导要质量;以课堂教学为船帆,将推门听课落到实处。经过全体老师的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年级的总体成绩都比以前有了一定的提升2023年中考、会考及市局组织的学业水平检测监控,我校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职校招生工作也极大地超额完成任务

这一年,我们遵循“研教相融”的指导路径,助力教师教育科研和教学提升,教师发展喜讯频频。骨干教师积极参加“五横三纵”八大联盟体和“1+5+N”教研联盟共同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学习优秀教学科研模式。在教务处和部分骨干教师的反复研讨、几经打磨之下,研究出“三环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全校推广。张超、李玲玉两名教师在山东省级赛课获奖,孙则君老师获烟台市优质课一等奖。科研方面有1个莱阳市小课题结题,在研莱阳市“十四五”规划课题1个、参与省“十四五”规划课题1个。多名教师获得县市级优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这一年,我们秉持“德育一体化”的建设载体,德育品牌活力盎然。开展“明礼仪、讲诚实、守信用”德育品牌建设,被评为烟台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以政教处为龙头,班主任队伍为抓手,学科教师为主体,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课程和活动中,实现了主题活动系列化、特色活动常态化、仪式教育固定化、主题教育课程化。学生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节日活动、黑板报创办、队列比赛、观看爱国影视、五星学生评选、表彰大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德育生根发芽,发展核心素养,精神风貌大大改善,班集体向心力不断增强,育人质量全面提档升级,学生在校真正日有所得。

这一年,我们稳固落实“双减”的教育方针,努力实现减负与增效的平衡。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施行作业总量调控和质量定期评价,保证学生睡眠时间,逐层审核的作业公示、不定期的作业情况调查问卷,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到实处;扎实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从方案制定到宣讲沟通,从试验运行到逐年级开展,初中部覆盖率达100%。各部门通力合作,让学生与家长实现了在组织管理、安全导护、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四个层面的放心,达到了家校融合、减负增效的满意。

这一年,我们完善“家校合力育人”的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老师们克服困难走访入户,将河洛教育的信号传递到了田间地头。扎实推进教师包帮结对,认真开好线上家长会,搭建家校共育连心桥,受到了家长及村民的广泛赞誉,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投诉量逐渐由多到少、由少到无,基本达到了零投诉。

这一年,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的办学理念,荣获山东省绿色学校荣誉称号。后勤部门带头努力构建“节约型校园”,用心用智厉行勤俭节约,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空间。年内整改因村民乱倒垃圾造成的卫生难点1处;新增洗手点8处;为12间厕所加装了纱网、挡蝇帘和洗手盆;为餐桌增加安全隔板,将伙房煤气灶改为电炉灶,校园生态文明持续向好。

这一年,我们传递“有温度、有情怀”的人文关怀,激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先后出台“学校出资帮扶教师学历提升、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奖优支持教师顶岗交流”等重大决策6项,选拔重用干部3人,激励教师以自我成长带动学校发展。扎实做好老教师“荣退”工作和老党员“结对”机制,铭记他们的荣誉,展现组织的关怀,葆有老同志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激情。

这一年,我们创新党建引领示范,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全年共召开支委会23次,支部大会12次,主题党日活动12次,“缅怀先烈”党性体验活动1次。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发展预备党员1名,评选五星党员3名、四星党员9名,全面推动“党员示范行动”,支部战斗力不断提升。实施“在职党员包帮退休党员机制”,老党员的参与度明显的提升。投资三万余元,建党员活动室90平方,校园文化墙4块,电子屏幕1块,党建氛围日趋浓厚。

     二、知不足而奋起,望远山而力行

回首过去的一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教育和体育局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体教职工的顽强奋斗。在此,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是大家共同的汗水,谱写了2022年河洛初中令人欣慰的篇章。但对标莱阳市教育和体育事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倍感进步来之不易的同时,我们也清晰地看到我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雁阵效应不够明显。首先,虽然我校教师配备数量尚且充足,但从年龄结构和学科分布来看,尤其是在城乡交流、县管校聘、编制吃紧的形势下,我们的教师要在成长为一专多能和全科型教师上做好准备。其次,虽然部分中青年教师在近年的教学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但骨干队伍不够庞大,雁阵效应不够明显,头雁与教学团队的协同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个别教师有躺平的心态。

2.教育教学工作成果不够突出。近年来我校的教学成绩整体呈现进步趋势,但不能忽视的是个别年级、个别学科的教学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优尖生的培养不够突出,与全市名校差距甚大;幼教招生新增4名,幼儿园全体教师的付出与努力我们看在眼里,但要承认招生情况依然面临较大的压力;教师课题研究的参与度不高,科研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不足;教师对启发式、探究式、情境式、项目式、合作式、交互式、差异化、参与式等九种新时代教学方式的运用还未形成适合自己教情、适合学生学情、且具有较好实践效果、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融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存在进步空间,现代教学手段应用能力不强。

3.德育品牌转化成果不够成熟。经过近两年在德育方面的努力,学生素质和文明风貌已较大改善,但能看到学校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中高年级的知行统一教育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其次,家庭教育的合力未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家长在教育方法和管理力度上效果欠佳,亲子关系和学生心理状态不理想,教师在寻求家校共育的道路上艰难前进。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前方的路,始于脚下。河洛中学全体教职工将进一步牢固树立“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意识,打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攻坚精神,端起“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的实干态度。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笃定专注,苦心孤诣,用勤勉的耕耘换得河洛初中新学年的累累硕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