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度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日期:2023-07-20     

字号:

一、学科发展分析:

基本情况: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现有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0人

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至五年级每周1课时。

结合学校劳动教育实际情况,我校制定核心素养的劳动教育校本化表达:融劳育德、融劳启智、融劳健体、融劳益美、融劳促创新,构建“和融创美”劳动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勤于劳动、善于创造。

课程围绕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板块,融通学科实践,活动育人,营造自然而然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一)以学校为轴,绘好劳动教育底色

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地方性和自主性,开发“和美”校本课程,打造节日课程、种植课程、环境课程、创新课程四大种类。    

1.节日课程,增加劳动体验。

“亲身体验,自主发展”是该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本着人文体验的原则,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节日课程分为三级目标。以春节为例:大年三十的吃饺子、吃团圆饭,延伸至正月十五的吃元宵,体现的是饮食文化;贴窗花、唱快板,突显的是民间艺术文化;对对子、贴春联之类,感悟的是诗词文化;赶庙会,赏花灯等彰显的是民俗文化。学生通过查资料、调查访问、参与体验等,不仅了解节日由来,而且还能更深层地领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学习生活,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种植课程,激发劳动兴趣。

开辟校内劳动基地,并为每个班级购置“微植箱”。学生在自己的“责任田”中进行劳动和探究。采取“六自”原则实施劳动教育,即学生自己思、自己查(资料)、自己种、自己管、自己收、自己评。

种植前精心谋划,种植中用心呵护,种植后开心分享。三月为“播种希望月”,购种育苗、进行种植;四五月为“快乐成长月”,精心管理、认真记录;六七月为“幸福收获月”,组织采摘,快乐分享。每一名学生都可以亲身体验从施肥、播种、浇水、松土、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到收获的所有种植环节,并把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带回家里与家人共同分享。

3.环境课程,唤醒劳动责任。

(1)学校创建了手工作品展示长廊与人文底蕴展示长廊。两廊的创建,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为孩子们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守正创新的兴趣。

(2)学校创设“校园卫生小卫士”“校园绿化小使者”、“教室环境美化小达人”“特色功能室小主人”等劳动实践岗位,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劳动服务理念。

4.创新课程,激发创造活力。

学校开展创客空间、电脑世界、航模小组、益智课堂、校园电视台等创新课程。依托全省中小学创客大赛、烟台市中小学创新技能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提升创新素养,营造浓厚的创造性劳动氛围。

(二)以家庭为链,丰厚劳动教育体验

搭建劳动启蒙桥梁,夯实劳动根基。通过学校公众号、班级QQ群、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广泛宣传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引领家长主动成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建立“家务劳动清单”,鼓励学生在家庭寻找服务的小岗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学会常用劳动的技能技巧。开展“自理自立大比拼”“家务小达人”等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和参与家庭基本劳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理能力,体会父母的辛劳,最终实现在劳动中育人。

(三)以社会为场,开拓劳动教育领域

1.志愿服务,肩负责任锻身心。

2.职业体验,少年爱劳立志向。

(四)多元评价,和融创美育新人

劳动评价采用“235”评价模式。“2”即两种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3”即三类评价主体:教师、家长、学生。“5”即五个主要评价要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其它。依托《劳动实践记录表》《家庭劳动记录册》,注重学生学期末参与劳动总效果的终结性评价,关注每次劳动的过程性评价。学校定期组织“劳动小能手”“技能小达人”等评比表彰。

(五)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新途径,认真开展好劳动教育教学工作。

1.学校对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分层管理,即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三层管理模式。各年级根据学校总体教育方案,结合本年级实际情况制定年级活动计划,班级则根据学校和年级计划再制定出班级具体计划。另外,学校还把劳动教育与地方特色有机结合起来,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

2.加强教师培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加大教师的培训,一是尽量创造条件让教师到外单位学习,归来讲汇报课,二是进行专题研讨、召开经验交流会等,使教师了解、掌握劳动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以及目标和要求等。

二、反思与改进

我校没有专职劳动教师,也没有专门的劳动教室。所有班主任是劳动教师的第一责任人,不但要教学生在学校里的各项劳动,还需要配合学校在校外进行劳动实践。今后,继续提升师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影响,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扩大影响面,让学生对在劳动中体会幸福和快乐。学校将继续以“和美”理念为引领,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让劳动教育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贡献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