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221Q/2023-05249 成文日期: 2023-07-16
发布机构: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组配分类: 经济建设

第142065号:关于“关于聚焦海参全产业链重难点问题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3-07-16      来源: 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字号:

丛芸副主席:

您提出的“关于聚焦海参全产业链重难点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委员提出的建议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对于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委员建议,下步我局将出台《烟台市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重点推进九大行动,全力打造“三强五高”即产业链强、竞争力强、创新力强,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品牌化水平高的“烟台国际海参产业城”。力争到2025年,海参产业链产值达220亿元


以上,年均增长11%,建成国际性海参苗种中心、加工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科技研发中心。

一是建设国家级海参种业硅谷行动。突破海参育种核心技术。依托安源海参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引进国内外海参种质资源创新团队3-5个,突破基因编辑、分子辅助育种等技术,发挥“国家海参种业阵型企业”领头雁作用,培育和推广高产速生抗逆新品种。提升优质海参苗种供应能力。放大安源种业、崆峒岛实业、华康生物等龙头企业产能优势,加快安源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园区、崆峒岛高抗优良种质选育和“尚八仙”刺参新品种选育及推广等重点项目实施。2025年,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 60%,全市年海参出苗量突破300亿头,占全国 50%以上,苗种产值达到 25亿元,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海参苗种供应基地。

二是推进增养殖业快速崛起行动。优化“1个主体、4个支撑”的发展布局。1个主体,即:在莱州湾、庙岛群岛、四十里湾、丁字湾等4条海洋牧场带,重点规划建设底播型海洋牧场,大力发展海参底播生产。4个支撑,即:深远海积极发展探索智能网箱养殖,近海浅海发展工厂化养殖、小型网箱、围堰和池塘养殖。长岛、龙口、黄渤海新区等海域大力发展底播生产,积极探索深远海网箱养殖;蓬莱发展底播、池塘、围堰和工厂化养殖;莱州发展底播、池塘和工厂化养殖;海阳发展底播、池塘和围堰养殖;芝罘发展底播和网箱养殖;牟平发展底播、网箱和池塘养殖。重点推进八角湾海参深远海抗风浪网箱养殖、经海智能化网箱养殖基地、宗哲海参集约化高效育养等项目,示范带动全市海参集约化生产。

三是推进加工提质增效行动。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整合加工小作坊,发展规模经营。鼓励加工企业参与海参加工标准制修订,组织专业技术培训,督导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杜绝不办理经营许可、违规造假、违法添加、加工场地不符合食品卫生规范、产品包装不规范、销售台账不合规、出厂无检测报告等问题发生。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步伐。开展海参功能成分制备、生物技术、冻干技术等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拓展海参精深加工产业链,开发基于海参多糖、海参多肽、海参皂苷等生物活性物质为核心成分的海参功能产品、休闲食品、海洋生物新材料等下游产品,开发海参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提升海参加工精深化和全产业链发展水平,促进海参加工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四是建设国际海参集散中心行动。加快冷链物流中心建设。重点推进金优食品、银礁海洋、森淼源生物等海参冷链仓储等项目实施,加强冷链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冷链流通支撑能力。新建和改造升级海参交易市场。芝罘区、黄渤海新区改造升级山海城、海中宝、海参大厦、骅达 4个海参交易市场。完善产品批发、展示、储存、加工、物流配送、餐饮购物等产业链功能,打造集群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仓储配送等具有时代竞争优势的现代专业市场。

五是实施品牌带动行动。坚持高端品牌导向,实现海参产业规模化、高值化、生态化发展,走品牌企业与品牌产品并重的路子。大力扶持我市产业基础较好的10家海参企业,邀请专业媒体量身定制宣传策略,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十大品牌,在中央和省级媒体上增加广告投放量,提高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的层次和知名度。持续举办规模大、影响力强、展示城市形象的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擦亮“世界海参产业博览会永久举办地”金字招牌。积极组织开展“烟台海参百城行”活动,每年组织“烟台溯源好海参”等品牌企业到北上广等国内一、二线城市,巡回开展品牌宣传推介。

六是产业园区建设引领行动因地制宜高标准创建海参产业园区。精准高效利用土地空间,加强养殖用水供给和养殖尾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苗种、养殖、加工、流通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和各具特色的专业园区。至2025年,在黄渤海新区建成省级现代农业(海参)产业园1处。推行产业园区建设“四个一”工程,在园区建设物流储运中心、质量检验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各一处,引导鼓励企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聚集水平。

七是培大做强龙头企业行动。实施数字化改造计划,加快企业智能化升级。鼓励企业对采购、生产、销售、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补链延链计划,引导企业链式发展。鼓励引导产业基础好、发展后劲足的企业,延伸产业链、创新新模式、开发新业态,补齐发展短板,打通内循环,提升价值链水平。重点推进安源种业、华康生物、东宇海珍品、长山海珍品、中平实业等全产业链项目实施,引领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到2025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100家,过2亿元的企业50家,过5亿元的全产业链企业10家,过10亿元的全产业链企业1家。

八是科技创新强基行动。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所等教学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打造国内一流的海参科研新高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研发。突破新技术,聚焦生态礁体构建、高效饲料研制、水质调节改良、精养高产、病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提高我市海参单产水平。积极研制新装备,全面提高装备化水平,推进泛海海工海参智能化养殖装备创新及产业化、探海智能化海参捕捞装备等项目实施。

九是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行动。构建标准体系。围绕苗种、干海参、鲜海参、养殖技术规范和加工技术规范等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修订。健全追溯体系。由海洋发展和渔业部门牵头,市场监管、工信、农业农村部门共同参与,打造区块链溯源平台,实现全产业链质量追溯。完善监管体系。各有关部门立足各自职能,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不断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质量监管,坚持执法联动,形成执法合力,严厉打击各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建设自律体系。充分发挥烟台市海参产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强化行业自律,守住诚信底线

 

 

                                 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2023年4月17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