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2022年11月21日,烟台十四中初中部组织了青年教师 “课堂教学”主题培训,培训活动由教研室张永芳主任主持,参与本次活动有吕海滨副校长以及青年成长共同体全体成员。主讲人是化学教研组长郑春莲老师,郑老师以追寻“优质”的课堂为题,向青年教师分享了自己从教20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
郑春莲老师主要从“常态课如何上”和“优质课怎样讲”两方面进行经验分享,鼓励青年教师注意观察和模仿身边优秀教师一言一行,逐步从模仿到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
关于“常态课如何上”?郑老师提出了“认真,用心,细致”是上好常态课的态度保障,“钻研”是上好常态课的必要条件。青年教师要做到课前钻研教材、教参和课标、学生;课中关注全体学生,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情,即时评价学生的表现;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反思如何还原学生的思维路径等。
关于“优质课如何讲”?郑老师提出了首先要先过心理关,不怯场不怕麻烦,任何一个老师的成长是都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其次是行动要趁早,趁年轻争有为,不怕失败,敢拼敢冲;再者要坚持作品原创,基于自己对课程理解和实践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先建构骨架再填充血肉;最后讲课要气场强大,熟练和自信是制胜法宝。
整个讲座过程,郑老师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实践案例,生动幽默地展现了一位教师从稚嫩到成熟,再到特色的专业成长之路,与会的领导和老师们受益匪浅。在郑老师的交流之后,黄海燕、张帅等老师结合郑老师的经验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对未来教学工作做出了调整计划。
随后,吕海滨副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提出:要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吸纳她们优秀的教学方式及管理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授课风格,同时要做好新课标解读,对“跨学科”教学要提前尝试运用到教学中去。要多读本专业的相关书籍,多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多听高年级教师的课,多做高年级的题,紧扣试题方向,问诊把脉要链接中考,兼具延展性和针对性。希寄青年教师奉献铸就成长,年轻也得出彩。
最后张永芳主任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建议青年教师要多观察、多琢磨、多模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优质”的课,培养“优质”的学生,成就优质的“自我”!
兔年展宏图,聚力向未来。2月14日下午,烟台十四中初中部召开了新学期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会议,共同研究新学年的教学教研工作。吕海滨副校长、教务处冷志延主任和教研室张永芳主任及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冷主任对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他提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推进基于深度学习的“345”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规范管理,扎实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活力和学生的核心素养。他强调,本学期要通过学习讨论,加强课改理论支撑,思考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持续性评价方式,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为保证在“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实际效果,冷主任还进一步强调了常规教学中的作业管理,将作业设计纳入各教研组的教研内容之中,组织进行作业设计交流研讨,积极参加教师作业设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作业整体水平。
冷主任还就教研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他从教研安排、主题教研、片区教研、集体备课等四个方面强调,要立足课改聚焦课堂务实有效抓好教研。他希望各教研组要始终坚定提升教研品质,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目标,加强团队合作、大胆创新工作,让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成为老师们交流教学工作、促进提升专业水平的园地。
最后,吕海滨副校长作了总结。他说,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是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领头雁,要做好思想引领和业务引领,他激励组长要带领老师们多读书,多学习,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特别要关注对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青年展示课、说课、读书心得交流等方式考察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现状,通过“压担子”促使他们自我加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快速成长的平台。
同舟共济,扬帆启航,本次会议为新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凝聚共识,笃定目标,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全体老师将以更强的团队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投入到教学教研工作中,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谱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篇章!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2年10月18日,烟台十四中高中部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了 “教育的智慧”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书香教研组。
读书分享会包括工作回顾、读书的意义、好书推荐、心得分享四个方面的内容。会议由张广丽主任主持,她总结了上学期读书沙龙的开展情况,表扬了高湛老师做的“与书同行,与你分享”讲座为大家如何阅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她的读后感《教师的“止痛方”》也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组织的展示活动中获得优胜奖。张主任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读书的好处:读书可以增长教育智慧,彰显一个人的气质和涵养;读书可以保持大脑的活跃,让人更加年轻。读书可以减少压力,获得更加豁达与平和的心态。
本次读书分享会一共有10位老师推荐了他们心仪的好书并分享了他们的读书心得。张广丽主任分享的是《学记》的读后感,她说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要善于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教育智慧,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提倡大家做一个不说、少说、会说的老师;英语教研组张晶组长推荐的好书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作为一名培养出省级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做班主任工作要德字为先,爱要得法,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数学教研组王长春组长推荐的好书是《陶行知教育文集》,建议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化学教研组谢洋书记推荐的是《有效教师》一书,她指出教师当做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还要在学生心中播下信念的种子。做有效教师需具备三个品质,即热情,期望,可信任感,这样才会受学生欢迎;物理教研组张伟组长推荐的是《玫瑰与教育》一书,提醒老师们心境决定眼界,要正视自己的专业成长遇到的困惑与压力,改变人生态度,享受过程,活在当下,学会感恩;生物教研组于雪组长推荐的是《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她说理想的学校就是一个理想的大家庭,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成为学习导师、倾听者、人生教练、环境构建者、成长伙伴;政治教研组耿小琪老师和历史教研组王小路老师推荐的是都是《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这本书,耿老师从双减背景下高中生作业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建议老师们布置分层作业供学生选择,如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王老师则强调了通过“整体学习”“关联学习”“对话学习”“创造学习”和“选择学习”五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和“学习力;地理教研组朱龙高组长推荐的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他认为爱与信任是成为一名成功教师的重要条件,要把教育作为使命去守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有爱与信任中快乐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把读书作为第一精神需要。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是作者阅历、见识乃至一生心血的凝结。读一本好的教育著作,其实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学习作者的教育智慧,而分享则是互通有无,解忧答惑,少走弯路,共同进步。通过举办读书活动,高中部的老师们收获颇丰,体会到了读书的专业价值。大家在读书中反思教学困惑,在读书中提升教育智慧,在与教育名家的思维对话中不断促进教育实践。
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出发点和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山东新高考改革对课堂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新高考、新课改,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因此十四中高中部从学生学情出发,进行了三层学习目标制定研讨活动,赵燕校长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第一项内容是九大学科教师代表分享学习目标研制的依据及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解读。
随后赵燕校长从为什么要研制学习目标、厘清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关系、学习目标发展、学习目标层次、如何制定学习目标五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及研制流程,为教师研制学习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最后高海峰副校长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虽然学科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学科研制学习目标的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参考。本次研讨是烟台十四中深度学习课改论坛的第三次研讨活动,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务处还将组织更多维度的研讨活动,为十四中的“向心教育,深度学习”课改助力。
2023.07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022年10月18日,烟台十四中高中部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了 “教育的智慧”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以读书活动为载体,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书香教研组。
读书分享会包括工作回顾、读书的意义、好书推荐、心得分享四个方面的内容。会议由张广丽主任主持,她总结了上学期读书沙龙的开展情况,表扬了高湛老师做的“与书同行,与你分享”讲座为大家如何阅读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她的读后感《教师的“止痛方”》也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组织的展示活动中获得优胜奖。张主任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读书的好处:读书可以增长教育智慧,彰显一个人的气质和涵养;读书可以保持大脑的活跃,让人更加年轻。读书可以减少压力,获得更加豁达与平和的心态。
本次读书分享会一共有10位老师推荐了他们心仪的好书并分享了他们的读书心得。张广丽主任分享的是《学记》的读后感,她说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要善于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教育智慧,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提倡大家做一个不说、少说、会说的老师;英语教研组张晶组长推荐的好书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作为一名培养出省级优秀班集体的班主任,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做班主任工作要德字为先,爱要得法,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数学教研组王长春组长推荐的好书是《陶行知教育文集》,建议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化学教研组谢洋书记推荐的是《有效教师》一书,她指出教师当做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还要在学生心中播下信念的种子。做有效教师需具备三个品质,即热情,期望,可信任感,这样才会受学生欢迎;物理教研组张伟组长推荐的是《玫瑰与教育》一书,提醒老师们心境决定眼界,要正视自己的专业成长遇到的困惑与压力,改变人生态度,享受过程,活在当下,学会感恩;生物教研组于雪组长推荐的是《学校是比家大一点的地方》,她说理想的学校就是一个理想的大家庭,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要成为学习导师、倾听者、人生教练、环境构建者、成长伙伴;政治教研组耿小琪老师和历史教研组王小路老师推荐的是都是《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这本书,耿老师从双减背景下高中生作业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建议老师们布置分层作业供学生选择,如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王老师则强调了通过“整体学习”“关联学习”“对话学习”“创造学习”和“选择学习”五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和“学习力;地理教研组朱龙高组长推荐的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他认为爱与信任是成为一名成功教师的重要条件,要把教育作为使命去守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有爱与信任中快乐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把读书作为第一精神需要。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是作者阅历、见识乃至一生心血的凝结。读一本好的教育著作,其实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学习作者的教育智慧,而分享则是互通有无,解忧答惑,少走弯路,共同进步。通过举办读书活动,高中部的老师们收获颇丰,体会到了读书的专业价值。大家在读书中反思教学困惑,在读书中提升教育智慧,在与教育名家的思维对话中不断促进教育实践。
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出发点和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山东新高考改革对课堂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新高考、新课改,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因此十四中高中部从学生学情出发,进行了三层学习目标制定研讨活动,赵燕校长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第一项内容是九大学科教师代表分享学习目标研制的依据及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解读。
随后赵燕校长从为什么要研制学习目标、厘清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关系、学习目标发展、学习目标层次、如何制定学习目标五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及研制流程,为教师研制学习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最后高海峰副校长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虽然学科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学科研制学习目标的做法都值得借鉴和参考。本次研讨是烟台十四中深度学习课改论坛的第三次研讨活动,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务处还将组织更多维度的研讨活动,为十四中的“向心教育,深度学习”课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