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我校目前有1879名学生,专职艺术教师11人,兼职艺术教师0人,开设44个教学班,舞蹈教室1个,音乐教室5个。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艺术教育条件,本学年投入经费2余元购入/建设艺术教育基地,确保艺术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美术教师5名、音乐教师6名。
(三)各项艺术课程建设
1.艺术课程建设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1-5年级每班的音乐课、美术课每周2课时,其他艺术课程每周2课时。
2.艺术教育管理
为了全面做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学校制订了音乐美术教师使用制度、社团计划、社团方案等,确保艺术教育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学校制订有关艺术教育工作的奖励办法,按照学校的年度考核方案,对取得成绩的老师进行奖励并予以公示。
3.课外艺术活动
学校多次参加了区里组织的校园艺术节展演比赛,并获得较好成绩,学生们通过刻苦的训练,认真的彩排和演出,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以下是学生们参演活动的部分照片。
学校根据自身条件,每年举办2次综合性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学校设置了声乐、舞蹈、乐队等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声乐小组40人,舞蹈小组20人,民乐队40人,每个兴趣小组配备指导教师2名。
4.校园文化艺术环境
学校坚持举办艺术节,充分考虑学校教育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在活动设计上,为照顾全体学生而设计的集体参与的项目;在个性展示中,学校不限定人数、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展示各种才艺。学校队走廊全部是剪纸社团同学们的剪纸作品,在一楼大厅也展示了剪纸社团的部分作品以下是部分场景照片
以下是校园艺术节班级合唱的展示照片
5.重点项目推进
金城小学渔灯剪纸工作坊成立于2011年,至今已经培养了400多名剪纸小能手。11年来,学校形成了一整套的剪纸工艺,有了自己的特色课程。2015年起学校与区文化馆、宣传部门、开发区芦洋、初旺渔港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将剪纸与胶东文化进行融合,开发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渔灯节剪纸文化。
剪纸工作坊经过多年的尝试摸索,形成了独特的剪纸特色。尤其是对渔灯文化的探索,学校深度挖掘胶东地区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开发区渔灯节为主题,依托渔灯文化、挖掘文化内涵,并与学校剪纸课程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形成烟台特有的海洋文化剪纸主题创作。工作坊创造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剪纸工艺作品,既是传承,又是创新,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展示出有区域特色的剪纸工艺。经常组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美育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到渔灯节现场去写生、亲自感受渔灯节的热闹场景、用画笔记录渔灯节的精彩瞬间。依托艺术团创新发展,以点带面,扩展到全校,提高全体学生的美育素养。做好艺术活动与文化课知识学习的协调工作,加强艺术交流活动,抓住各类活动、比赛的契机,创设平台,带领师生登上各种艺术教育交流与展示的舞台。积极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艺术类竞赛,在比赛中屡次获奖,金城小学渔灯剪纸工作坊在2018,2019,2021年烟台市“艺术工作坊”展演活动中,均获得烟台市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专项展示一等奖。
2019和2022年在山东省第六届、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省级二等奖。
2020年11月评为烟台市艺术特色学校,烟台市剪纸优秀社团。
2021年12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2022年7月被评为烟台市学校美育研究基地,整体提升了师生艺术修养。2022年9月被评为烟台市学生高水平艺术团。
(四)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制度
本学年我校师生参加开发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取得一等奖。对参加校内外文化艺术节、各级各类文艺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教师和团体,都按照学校相关的制度进行评比和奖励。
本学年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以表格形式)
学校名称 | 优秀率 | 良好率 | 合格率 | 不合格率 |
金城小学 | 30% | 50% | 20%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