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研 记 录
时间 | 2.20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张迪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研讨第二单元《关注环境》分数加减法,结合具体情境,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解释通分的意义,强调异分母分数加减以及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联系实际问题,渗透环保教育,强调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4、对大作业书写格式进行规范,张迪老师展示自班作业,并给大家介绍经验。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3.6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隋悦华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借助具体的实物模型,研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理解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 2、列举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时容易犯的错误,并指出好的建议。 3、强调要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观察、想象、推理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3.13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孙晓娜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针对张迪讲授新课,王美凤老师进行评课 2、五数全体教师依次对该课评课,提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3、结合本节课提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对课堂常规学要注意的方面。
| ||||||
活
动
掠
影 |
时间 | 3.20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杜丽杰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
教
研
内
容 | 1、针对新课堂联系内容,研究怎样能充分利用这本书。 2、对从一个长方体中扣去一个小的正方体,求剩下部分的表面积进行探讨。可能会出现3种情况:从角抠;从一条边抠;从中间抠。 3、讨论填写物体容积单位时的几个特殊情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用升做单位,大的集装箱用立方米做单位。
| |||||||
活
动
掠
影 |
| |||||||
时间 | 3.27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王美凤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
教
研
内
容 | 1.研讨第四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用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将乘法转换成加法计算,明白算理。 2.强调计算时先约分,再计算。 3.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强调着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4.10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毕秀欣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在引导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时,统一研究怎样画线段图和列数量关系式。 2、探究怎样使学生明白分数乘分数的算理。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直观形象的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4.17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张迪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探究课本上直观图示,研究怎样让学生通过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习题。 2、探究怎样过渡到分数除法应用题,强调方程的优越性。 3、在教学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抽象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4.24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赵军丽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强调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给出建议,再分出除法中,不论哪种情况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归结为乘除数的倒数。为了缓解难度,可以借助解方程的方法。 3、列举课本以及新课堂上有特点的易错题,归纳类型题。
| ||||||
活
动
掠
影 |
| ||||||
时间 | 5.8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姜兆艳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 强调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完成比的教学。 2. 在比的应用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解答方法。 3. 比包含了同类量比较和非同类量比较两种,教师要借助信息窗中提供的人体各部分的比,使学生理解同类量比的含义。
| ||||||
活
动
掠
影 |
| ||||||
时间 | 5.15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杜杰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对第七单元进行回顾整理。强调先引导学生整理乘法,再整理除法。可以让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对分出乘法、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呈现;再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查漏补缺,使知识系统化。 2、3、复习比的相关知识时,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比的化简和求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 ||||||
活
动
掠
影 |
|
5.22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毕秀欣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
教
研
内
容 | 1、强调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给出建议,再分出除法中,不论哪种情况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归结为乘除数的倒数。为了缓解难度,可以借助解方程的方法。 3、列举课本以及新课堂上有特点的易错题,归纳类型题。
| ||||||
活
动
掠
影 |
| ||||||
时间 | 5.29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孙晓娜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强调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以往的知识经验,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完成比的教学。 2、在比的应用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解答方法。 3、比包含了同类量比较和非同类量比较两种,教师要借助信息窗中提供的人体各部分的比,使学生理解同类量比的含义。 | ||||||
活
动
掠
影 |
| ||||||
时间 | 6.5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姜兆艳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针对《第七单元》答卷考试指出学生常见问题,强调学生化简比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2、学生接触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扩大或缩小多少倍,还没接触比的后项加上8,比的前项应是() 3、学生对于题目已知的具体数量所对应的份数不明确,导致列式错误,要给学生系统讲解具体数量所对应的份数。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6.12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孙晓娜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第八单元单元分析: 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会写等量关系式,并根据等量关系式能正确列出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3、本单元注重指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画图时用铅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6.19 | 地 点 | 五数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杜丽杰 | 参加 人员 | 五数数学教师 |
教
研
内
容 | 1、针对《第八单元》B卷,指出学生常见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卷面书写。 2、学生对“实际产量超出计划产量的1/10”这句话不理解,教师可利用线段图给学生加以讲解。 3、学生对于题目未知的具体数量所对应的分率不明确,导致列式错误,要给学生系统讲解具体数量所对应的分率。 | ||||||
活
动
掠
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