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活动方案

日期:2023-07-11     

字号:

一、 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就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本学期,基于新课标,为了让处于思维发展关键期的中学生获得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并让教师在总结上学期“思维成长型课堂”校本研修经验的同时,继续深入主题研讨,开展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堂研究,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第七初级中学将进行新一轮“思维成长型课堂”校本研修活动。

二、 活动目标

基于新课标,采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方式,本学期我校将进行“思维能力评价”主题的深入研究。研究目标如下:

一是进行初中学生思维进阶的评价策略研究,各学科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探索确立科学的学生思维发展评价指标;

二是学生思维过程评价研究,主要解决课堂上诊断学生思维过程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价指标设计,进行课堂诊断;

三是针对教师层面思维教学设计的品质设计有效评价指标;

四是关注初中学生思维差异的评价研究。

三、具体实施

(一)思维成长型课堂推进配档

七中各教研组将针对“思维成长型课堂”主题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切实研讨,制定研究配档,2月进行理论学习,4月进行课例研讨的方式进行,形成本组的相关主题课例,并按照时间配档进行课例研讨。

主题五:思维能力评价研究

思维能力评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工具是各种思维能力评价量表,但对课堂教学参考价值较高的极少。最后,需要我们探究如何对思维能力进行评价,探究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尝试从这些角度对思维能力进行间接性评价,让思维能力评价结果对课堂教学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主要从思维过程、策略使用、问题情境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也可参照以下角度:

1.学科分课型思维能力评价量表研究;

2.思维能力评价对课堂教学的作用研究;

3.立足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和目标达成,研究分学科、分课型的思维评价策略。

(二)活动组织安排

1. 各教研组名额分配

语数英每组推选6人,物理化学地理每组2人,历史生物每组2人,道法组3人,分别进行“同课异构”。九大学科按照“思维成长型课堂”校本研修第五主题分别进行研修磨课,各组打造2-4类课型(主科4课型,副科2课型)的优质课例,按照学科特点进行新授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课例进行研讨与展示。

2. 程序安排

2月为理论研修阶段,分别就主题五进行理论研究,为课例研讨做好理论基础;研讨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由各教研组选择不同老师执教。授课后,第三节课进行观课议课活动,进一步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和研讨。授课地点由教研组自行安排,执教课堂教学全程直播并录像,并留存电子档案,最终形成典型案例。5月,教研组在学校“思维成长型课堂”校本研修总结会上做分享。

3.讲课要求

教学设计体现“思维成长型课堂”的思维教学理念,渗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运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体现差异教育,注重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讲课教师需要提交教学设计、学历案及课件,其中教学设计、学历案需提供纸质文档,同学科教师人手一份。 

4. 组织领导安排

文科组研讨指导梁春霞副校长   

理科组研讨指导孙德忠副校长  

文科组成员 各文科学科主任+文科教研组组长

理科组成员 各理科学科主任+理科教研组组长

5. 研讨课听评课要求

各教研组的主题研讨活动至少安排三节课的时长,第一二节课听课,第三节课评课研讨。

各位评课组长带领相关教研组成员聚焦“思维成长型课堂”主题研究进行评课。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活动的全过程,以打磨课型、促进高效课堂为目的,优选讲课教师,听课教师利用评价量规记录,深入研讨,让高质量听课评课落到实处,切实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研的实效。本组观课教师按照教科研室制定的评课标准进行评课,并形成图文材料上交教务处存档。(评课标准见附件2)

教研组全体成员必须参加,鼓励其他无课教师参加,吸取其它学科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取长补短,开阔视野,加快自身专业成长,促进教研组的均衡发展。

场地安排及材料收集:吕雪淳老师

地点安排:教研组自定

时间安排:每级部两周时间完成研讨。(具体授课时间安排见附件1)


附件1 第七初级中学“思维成长型课堂”校本研修课例研讨安排

主题

级部

学科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节次

研讨地点

4月思维能力评价研究


初三

语文

新授课

张克

4.11

1

3.2

新授课

时鑫

4.11

2

3.4

数学

新授课

崔海燕

4.12

1

3.1

新授课

朱肖宇

4.12

2

3.5

英语

新授课

马聪聪

4.13

1

3.2

新授课

李崔男

4.13

2

3.6

物理

新授课

薛若岩

4.11

5

3.4

新授课

马少宁

4.11

6

3.5

化学

新授课

管国秀

4.12

5

3.3

新授课

王巍瑶

4,12

6

3.5

主题

级部

学科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节次

研讨地点

4月思维能力评价研究


初二

语文

新授课

刘潇慧

4.25

1

2.1

新授课

张海玲

4.25

2

2.5

数学

新授课

姚春晓

5.10

1

2.1

新授课

朱效英

5.10

2

2.5

英语

新授课

陈玲灿

5.11

1

2.6

新授课

张玉凤

5.11

2

2.2

生物

新授课

赵玉娟

4.25

1

2.3

道法

新授课

徐小惠

4.18

1

2.2

历史

新授课

牟英华

4.19

1

2.2

新授课

胡晓

4.19

2

2.4

主题

级部

学科

课型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节次

研讨地点

5月思维能力评价研究


初一

语文

新授课

王雨涵

5.9

1


新授课

李翠青

5.9

2


数学

新授课

焉文娟

5.17

1

1.1

新授课

王玉婷

5.17

2

1.3

英语

新授课

彭煜淼

5.18

1

1.6


新授课

邵莉然

5.18

2

1.3


生物

新授课

臧汝臣

5.23

1

1.2


新授课

孙蓓蓓

5.23

2

1.6


道法

新授课

曹晓雪

5.16

1

1.8


道法

新授课

王静

5.16

2



历史

新授课

王梅

5.17

1

1.4


地理

新授课

严范琳

5.18

5

1.3


新授课

刘烜

5.18

6

1.6


附件2:七中“思维成长型课堂”校本研修课例研讨评价量表

主题三 思维能力评价研究

评价项目

评课要素

评价记录

思维

方式


思维方式是个体运用各种思维方式的熟练程度,思维方式具有典型的学科性,根据学科特点评价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情况。


思维

品质

思维品质是思维结果的评价依据,根据思维心理学,归纳为敏捷性(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性(思维活动的灵动程度)、深刻性(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逻辑水平、广度、深度和难度)、独创性(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是独立思考并创造出有社会/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批判性(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关注学生在以上思维品质上的表现和学科课堂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自我

监控

自我监控是主体将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教师是否引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过程、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进行总结和反思,形成学生的自我认知策略,发展其认知结构;是否引导学生根据任务和目标状态主动选择有效手段和策略;是否让学生主动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的不同选择最佳的策略和手段;是否引导学生善于自我评价目标体系,检验学习效果等。


目标

达成

是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是否引导学生采用归纳法、演绎法等策略进行结构化思考;是否引导学生对知识系统进行横向比较、纵向连接等策略进行系统化学习;是否引领学生采用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比较、逻辑推理等原则进行清晰表达; 是否鼓励学生具有认知勇气,敢于质疑、换位思考、理性推理,并通过论、证的方式进行批判性思考;所提问题是否清晰准确、逻辑、公平、关联、有深度,引导学生聚焦中心,深入分析,追求问题的解决等。



研讨程序建议:
第一二节讲课,第三节评课 说课约5分钟,分三个小组研讨三个项目约10分钟,共同交流展示补充丰富10分钟,生成改进意见或材料。对照评课量表教学评一致性常规评课15分钟。总结梳理点评5分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